端午节别称有哪些( 三 )


哨子面 陕西人在端午节当天是一定要吃哨子面的 。陕西哨子面历史悠久,其中最著名的是岐山哨子面最为著名 。
大蒜蛋 河南、浙江等省农村每逢端午节这天,家里的主妇起得特别早,将事先准备好的大蒜和鸡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 。有的地方,还在煮大蒜和鸡蛋时放几片艾叶 。早餐食大蒜、鸡蛋、烙油馍,这种食法据说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
端午节的别称有: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莒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粽子节、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 。
上古干支纪元法,以天干地支来作为载体,纪元通用天干地支 。最初端午为干支历的午月午日 , 正月建寅,第五个月即为午月,午月午日谓之重午 。到了汉代时,由于南北统一 , 历法变动,朝廷为了方便过节,规定每年的端午节改为阴历五月初五日 。
端午节
端午节 , 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节日 。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抱石跳汨罗江自尽 , 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个别地方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
龙舟竞渡最早是江浙地区吴越部族祭龙祖的一种祭祀活动形式 , 古代的百越民族是以龙为图腾的,为表示他们是“龙子”的身分,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 , 都与龙相关 。粽子投入江河水里祭祀龙神,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 。
百度百科——端午节
端午节的别称有:龙舟节、重午节、端阳节、端五节、诗人节、屈原日、躲午节、解粽节、端礼节、天中节、夏节、艾节、粽子节等 。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去世 , 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 。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 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
据说,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屈原,也正是因为如此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 。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 。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