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描写落霞的诗句?

1.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平
五代:欧阳炯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 。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 。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
2.咏红梅花得“花”字
清代:曹雪芹
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华 。
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
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 。
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 。
3.九日登高台寺
清代:沈辂
万里秋光客兴赊,同人九日惜年华 。
台高不尽看枫叶,院净何须坐菊花 。
对酒披襟形独放,凭风落帽笑谁加 。
诗成合座皆珠玉,归去迟迟满落霞 。
4.夜飞鹊
宋代:陈允平
秋江际天阔,风雨凄其 。云阴未放晴晖 。归鸦乱叶更萧索,砧声几处寒衣 。沙头酒初熟,尽篱边朱槿,竹外青旗 。潮期尚晚,怕轻离、故故迟迟 。 
何似醉中先别,容易为分襟,独抱琴归 。回首征帆缥缈,津亭寂寞,衰草烟迷 。虹收霁色,渐落霞孤鹜飞齐 。更何时,重与论文渭北,翦烛窗西 。
5.鹧鸪天
宋代:石孝友
家在东湖湖上头 。别来风月为谁留 。落霞孤鹜齐飞处,南浦西山相对愁 。 
真了了,好休休 。莫教辜负菊花秋 。浮云富贵何须羡,画饼声名肯浪求 。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意境 意境满天的晚霞与孤鹜融合在一起好像在共同飞翔,秋天的三江五湖之水在远处与天际融为一色 。
十四个字就描绘出一幅极生动的山水画 。
雨后的天空,乌云消散,阳光又重新照耀着大地.阳光映射下的彩霞与野鸭一起飞翔.大雨后的江水显得异常的充盈,远远望去,江水似乎和天空连接在一起.是一幅彩色的图画,背影是碧水连天,天水一样是纯净的深蓝,绚丽的晚霞映红了天幕,并映照在碧绿的江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江渚之上,一只或几只灰白色的野鸭时翔时集,不知是沉醉于秋江晚景不愿栖息,还是顾影伤怀,别有期待.“落霞”,视角由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视野开阔;“秋水长天”写静景,“霞鹜齐飞,”写动景,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上句着重于目随景而动,下句着重于心因景而静.整个画面和谐,美不胜收.色彩的协调、动静的搭配,完美的“暮江秋色图”如在眼前赏析是本句首先是色彩美 。
夕阳之下,晚霞绚烂耀眼,而鹜的羽毛是深色的,加上是逆光,所以孤鹜近乎一个暗影,而晚霞不可能遮布西边半个天空,尚在碧空显露,碧空相对于落霞光度稍逊,但相对于孤鹜来说却较亮,它们——孤鹜、落霞、碧空——就成了明暗的对比——孤鹜的影子更加深暗,晚霞和碧空则更加灿烂 。
孤鹜的颜色以绿、褐、紫等为主,属于冷色,而且它们之间是补色关系 。
晚霞的背景是晴空,它是蓝宝石色的,和晚霞的颜色也是互补色的 。
我们知道,当互为补色的两种颜色相邻时,能构成最强的对比,在效果上,能使双方达到最大的鲜明度 。
王勃巧妙地运用了这一对比,使整个图案显得格外地鲜明而美丽 。
其次是动态美 。
孤鹜是在“飞”的,云霞是在“落”的,只有天空是凝然不动的 。
秋水虽然平静,但并不是冬天的止水,水面上不会死气沉沉 。
微风过处,秋水上会不断地泛起涟漪,涟漪过处,水面上倒映着的景物被荡开后,透出水下的景物:水草、乃至鱼虾等等 。
这分明是一幅流动着的美丽图画 。
其三是虚实美 。
碧空高深无比,红霞稍低些,而孤鹜又更低,这就有了三个层次,而它们下边又有秋水 。
秋天的水是宁静的,当“秋水共长天一色”之时,天上的画卷自然地映在水中,所谓“天光云影共徘徊”,水中又有了三个层次 。
而且,在天上越高的景物,在水中的倒影就越深 。
这就构成了实景与虚景的对比 。
况且微风过处,秋水泛起涟漪,平滑如镜的水面上倒映着的景物会被荡开,依稀透出水下的景物 。
这和水面上的映像同样构成了一种虚实之美 。
其四是立体空间美 。
“秋水共长天一色”,在天边,天空和水面这两个本来并不相交的平面经过持续的变 形相交了,这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并能使人感到整个画面具有三维立体空间的真实感 。
不仅如此,“秋水共长天一色”把人们的视线引到水天相接之处,这是人们视线所能达到的最远的地方 。
而“落霞与孤鹜齐飞”又把人们的视线引到天顶,这是人们视野中最高之处 。
这一景象又映在秋水中,使具有最大高度的景物又有了最大的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