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教学设计范文有没有?( 五 )


问题三:写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明确:因为“峡”的意思是两山夹水的地方,有山才有水,所以从山写起 。三峡的水又是最有特色的,所以接着写水 。写水先写夏水,后写春冬之水,后写秋天,是承水势的涨落而安排 。夏天江水暴涨,春冬风平浪静,秋天水枯谷干,顺势而下,入情入理 。春冬二季之所以合在一起写,是因为水的状况比较接近 。
问题四:文中流露出作者什么情感?
通过对三峡四季山水景物的描写,表现了三峡的壮丽景色,流露出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 。
五、学生小结学习本课的心得
六、布置作业
1、整理课文翻译并背诵课文
3、从文章中两句渔歌,你还可联想到哪些诗句?它们的意境相同吗?
附:
板书设计:三峡
郦道元北魏
山:长、多、陡、高峻
夏水:凶险、迅疾
春冬景色:色彩斑斓、景色清幽
秋:悲寂凄凉

《三峡》教学设计范文有没有?


《三峡》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三峡》 ★学科年级:八年级上册语文 ★教材版本:人教2011课标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
2.了解文中所写三峡的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二)过程与方法:
1.朗读课文,落实字词,理解文意,熟读成诵 。(重点) 2.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三峡景色之美 。(重点) 3.欣赏课文,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笔法之妙 。(难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板块:朗读—品析—欣赏—背诵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我要了解作者及作品《水经注》 。
2、我会反复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疏通、理解课文内容 。(重、难点) 3、通过学习本文,我会热爱并建设我的家乡、我的美丽祖国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二、了解作者及作品 。三、朗读 读出韵味 。
1、自由朗读课文(独学)(注意朗读节奏) 。
如: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2、同桌之间互读 (对学) 。3、展示朗读 。4、听录音朗读 。5、全体朗读 。6、、师生评价 。
教师提出如下字词,请学生要注意读准字音:
阙( ) 叠嶂 ( ) 襄( )陵 曦( ) 素湍( ) 绝yan ( )属( )引 哀转( ) 四、对照注释,疏通全文 。
1、结合课文注释,释词译句 。(独学) 2、同桌之间解疑,互译。(对学) 3、展示翻译 。
沿溯(


飞漱) 4、通译 。
结合课后练习三,解释重点词语: 重岩叠嶂(山崖和峰峦一层一层的 。) 夏水襄陵(夏季,江水漫上两岸的丘陵 。) 乘奔御风(骑着快马,驾着疾风 。) 素湍绿潭(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 。) 绝山献(极高的山峰 。) 飞漱(急流冲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