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写的关于酒的诗句 10句 只要诗句,不要全诗( 十 )


二、多彩的服饰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蒙古族的服饰似乎很简单,无非就是一件袍子,一双靴子而已 。
其实,蒙古族的服饰是非常复杂而丰富多彩的 。
不仅各地形制有别,而且有年龄、婚否及盛装与常服之别 。
总的来看,蒙古族的服饰主要包括首饰、袍子、腰带、靴子四个部分 。
首饰大致可分为头饰、项饰、胸饰、腰饰、手饰等五大类 。
头饰主要有头巾、帽子、头带、头圈、辫钳、辫套、头钗、头簪、耳环、耳坠等,是蒙古族首饰中最绚丽的部分 。
妇女们平时一般多罩头巾 。
头巾大约丈余长,颜色多种多样 。
质料有布、麻、绸、绢等 。
姑娘们喜欢将头巾缠在头上,然后在右侧挽一个小结,把头巾的穗头垂下来 。
已婚妇女们则用头巾包住头顶后,缠一圈,不留穗头 。
在庄重的场合还要戴上绣有丹凤朝阳、二龙戏珠等花纹图案的帽子 。
帽顶上有红色穗子和闪光明亮的帽顶宝石 。
传说这种习俗始于成吉思汗时期 。
当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之后,下令每个人都要罩头巾,以表示头颅上飘有旌旗之角,希冀民族强大之精神常在 。
从结婚、告别姑娘生活的那天起,妇女们便要开始佩戴雍容华贵的盛装首饰了 。
蒙古族的盛装头饰,以鄂尔多斯地区的最为典型 。
这种头饰汉译为"头带",主要由"连垂"和"发套"两部分组成 。
不仅制作工艺精湛,而且多用数百颗珊瑚、数十条银链、珍珠串和许多银环、银片以及玛瑙、玉石等穿缀而成 。
装扮起来可谓珠帘垂...
蒙古人的生活习惯 礼仪敬茶:到牧民家做客或在旅游点上,主人或服务小姐首先会给宾客敬上一碗奶茶 。
宾客要微欠起身用双手或右手去接,千万不要用左手去接,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节 。
主人或服务小姐斟茶时,宾客若不想要茶,请用碗边轻轻把勺或壶嘴一碰,主人便即刻会明白宾客的用意 。
客来敬茶是一种高尚的蒙古族传统礼仪 。
在蒙古历史上不论是富贵之家还是贫穷之家,不论是上层社会还是平民百姓,也不论在交际上或在家里,在旅途,或在其他一切场合,莫不以茶为应酬品 。
家中有客来,茶是必不可少的款待物 。
因此,牧民们招待客人,照例是先向贵宾献上一碗奶茶,接着主人又端上来炒米和一大碗一大碗的奶油、奶豆腐和奶皮子等奶制品 。
敬酒: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传统方式 。
他们认为美酒是食品之精华,五谷之结晶,拿出最珍贵的食品敬献,是表达草原牧人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 。
通常主人是将美酒斟在银碗、金杯或牛角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之上,唱起动人的蒙古族传统的敬酒歌,客人若是推让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瞧不起主人,不愿以诚相待 。
宾客应随即接住酒,接酒后用无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炉方向点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火神 。
不会喝酒也不要勉强,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纯洁的情谊 。
接着穿戴民族盛装的家庭主妇端来清香扑鼻的奶酒款待客人,这也是蒙古族的传统礼节 。
主人会用诗一般的语言劝酒:“远方的客人请你喝一杯草原佳酿,这是我们民族传统食品的精华,也是我们草原人民的厚意深情” 。
敬神:蒙古民族的礼宴上有敬神的习俗 。
据《蒙古风俗鉴》描述,厨师把羊割成九个相等的肉块,“第一块祭天,第二块祭地、第三块供佛、第四块祭鬼,第五块给人,第六块祭山,第七块祭坟墓,第八块祭土地和水神,第九块献给皇帝” 。
祭天则把肉抛向蒙古包上方;祭地则抛入炉火之中;祭佛置于佛龛前;祭鬼置于包外;祭山则挂之于供奉的神树枝上,祭坟墓即祭本民族祖先 。
置于包外,祭水神扔于河泊,最后祭成吉思汗,置于神龛前 。
这种习俗可以追溯到古老的萨满教,其崇拜多种神祗,尔后蒙古人信仰的喇嘛教又吸收了其古老的民间信仰,把众多的神祗入了喇嘛教的轨迹 。
待客:蒙古人自古以来以性情直爽、热情好客著称 。
对家中来客,不管常客还是陌生人,都满腔热忱 。
首先献上香气沁人的奶茶,端出一盘盘洁白的奶皮、奶酪 。
饮过奶茶,主人会敬上醇美的奶酒,盛夏时节还会请客人喝马奶酒 。
有些地区用手扒肉招待客人,还有一定的规矩 。
例如用一条琵琶骨肉配四条长肋骨肉进餐;牛肉则以一根脊椎骨肉配半节肋骨及一段肥肠敬客 。
姑娘出嫁前或是出嫁后回娘家都以羊胸脯肉相待,羊的小腿骨、下巴颏、脖子肉都是给晚辈和孩子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