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写的关于酒的诗句 10句 只要诗句,不要全诗( 八 )


接受哈达时,宾客应微向前躬身,献哈达者将哈达挂于宾客颈上 。
宾客应双手合掌于胸前,向献哈达者表示谢意 。
敬茶:到牧民家做客或在旅游点上,主人或服务小姐首先会给宾客敬上一碗奶茶 。
宾客要微欠起身用双手或右手去接,千万不要用左手去接,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节 。
主人或服务小姐斟茶时,宾客若不想要茶,请用碗边轻轻把勺或壶嘴一碰,主人便即刻会明白宾客的用意 。
敬酒: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传统方式 。
他们认为美酒是食品之精华,五谷之结晶,拿出最珍贵的食品敬献,是表达草原牧人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 。
通常主人是将美酒斟在银碗、金杯或牛角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之上,唱起动人的蒙古族传统的敬酒歌,客人若是推让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对主人瞧不起,不愿以诚相待 。
宾客应随即接住酒,接酒后用无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炉方向点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火神 。
不会喝酒也不要勉强,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纯洁的情谊 。
敬神:蒙古民族的礼宴上有敬神的习俗 。
据《蒙古风俗鉴》描述,厨师把羊割成九个相等的肉块,“第一块祭天,第二块祭地、第三块供佛、第四块祭鬼,第五块给人,第六块祭山,第七块祭坟墓,第八块祭土地和水神,第九块献给皇帝” 。
祭天则把肉抛向蒙古包上方;祭地则抛入炉火之中;祭佛置于佛龛前;祭鬼置于包外;祭山则挂之于供奉的神树枝上,祭坟墓即祭本民族祖先 。
置于包外,祭水神扔于河泊,最后祭成吉思汗,置于神龛前 。
这种习俗可以追溯到古老的萨满教,其崇拜多种神祗,尔后蒙古族信仰的喇嘛教又吸收了其古老的民间信仰,把众多的神祗入了喇嘛教的轨迹 。
待客:蒙古族自古以来以性情直爽、热情好客著称 。
对家中来客,不管常客还是陌生人,都满腔热忱 。
首先献上香气沁人的奶茶,端出一盘盘洁白的奶皮、奶酪 。
饮过奶茶,主人会敬上醇美的奶酒,盛夏时节还会请客人喝马奶酒 。
有些地区用手扒肉招待客人,还有一定的规矩 。
例如用一条琵琶骨肉配四条长肋骨肉进餐;牛肉则以一根脊椎骨肉配半节肋骨及一段肥肠敬客 。
姑娘出嫁前或是出嫁后回娘家都以羊胸脯肉相待,羊的小腿骨、下巴颏、脖子肉都是给晚辈和孩子吃的 。
接待尊贵的客人或是喜庆之日则摆全羊席 。
尊老爱幼:蒙古人长幼有序,敬老爱幼 。
到蒙古包牧民家做客,见到老人要问安 。
不在老人面前通过,不坐其上位,未经允许不要与老人并排而坐 。
称呼老人要称“您”,不许以“你”相称或直呼其名 。
见到牧民孩子不要大声斥责,更不能打孩子 。
不要当着家人的面说孩子生理上的缺陷 。
对孩子和善、亲切,被认为是对家长的尊重 。
唱歌:蒙古民族的劝酒往往通过情真意切的歌唱表达出来,唱歌与劝酒是同时进行的,往往一人主唱之后,大家举杯合唱,然后大家一起干杯,如此数遍,酒意酣畅 。
歌唱有礼仪性的,也有即兴尽兴的,有一人或数人的,也有合唱的,其歌唱往往痛快淋漓,通宵达旦 。
热情好客:蒙古民族有重情好客的传统美德,这种习俗从古代一直流传到现在 。
客来敬茶一种高尚的蒙古族传统礼仪 。
在蒙古历史上不论是富贵之家还是贫穷之家,不论是上层社会还是平民百姓,也不论在交际上或在家里,在旅途,或在其他一切场合,莫不以茶为应酬品 。
家中有客来,茶是必不可少的款待物 。
因此,牧民们招待客人,照例是先向贵宾献上一碗奶茶,接着主人又端上来炒米和一大碗一大碗的奶油(蒙古语称交和)、奶豆腐和奶皮子等奶制品 。
接着穿戴民族盛装的家庭主妇端来清香扑鼻的奶酒款待客人,这也是蒙古族的传统礼节 。
主人会用诗一般的语言劝酒:“远方的客人请你喝一杯草原佳酿,这是我们民族传统食品的菁华,也是我们草原人民的厚意深情” 。
蒙古族人民尊重礼仪,习惯成自然,至今仍然如此 。
一事一物,无不依据其礼为之,敬长慈幼,同胞相见,长幼有序,宾朋有礼,客至如归 。
当然其礼仪之表达形式,随着时代的前进,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丰富,有所改进,如鞠躬、握手礼、互赠纪念品等等,均在蒙古族中盛行起来 。
可以想见,洋溢在蒙古人民为人处事、待人接物中的那种高尚品质和道德情操下,我们感到的将是那种心地憨厚,热情好客的民族美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