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清明节的习俗怎么写?( 二 )


当时人们扫墓除了带上纸钱香烛外,还会带上一串用纸剪成的纸串,挂在坟前,用以招魂,俗称“挂青” 。俗话说,“有儿坟上挂白纸,无儿坟上屙狗屎”,是否有“挂青”,成了一个家庭是否后继有人,是否兴旺发达,是否父慈子孝的标志 。
5、江苏
常州人清明节一大早,家家户户门框上要插柳条和桃花枝,以鲜艳的红绿祛除隔年的邪祟 。而小孩子则是把柳枝编成圆形环圈戴在头上,或把柳枝连叶带皮捋到顶梢,成一柔软可以抖动的“柳球” 。也有人家将艳丽的桃花插在檐下的门环上,以示清明临门,平安报春,藉以辟邪,带来福祉 。
除了这些,清明节当天,常州人早饭会吃没有馅的糯米大团子 。大团子是春节前就做好了的,放在冷水中泡着,要一直吃到端午节 。清明那天,拿出大团子,切成一片一片的下锅用油煎,根据自己的口味放糖或盐 。也有人家会放点柳叶在里面,意为添“青” 。常州人还有在清明节吃青团子的习俗,做青团子要到田头路边去采一种叫“绿茱头”的野生植物叶子,回来后洗净,揉出绿汁液来,经过滤煮沸后和米粉而做成青团子 。
6、河南
在河南,清明时节人们最常吃馓子、枣糕、鸡蛋等食物 。“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 。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 。枣糕又叫“子推饼”,河南一些地方用酵糟发面,夹枣蒸食 。他们还习惯将枣饼制成飞燕形,用柳条串起挂在门上,可以冷食,以纪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高尚品质 。
在河南的一些地方,清明吃鸡蛋,就如同端午节吃粽子、中秋吃月饼一样重要 。民间习俗认为清明节吃个鸡蛋,一整年都有好身体 。据相关专家介绍,清明吃鸡蛋习俗,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
7、湖南
长沙将扫墓称为“挂山”,有“前三后七”之称,即清明节的前三天后七天为扫墓期 。扫墓祭祀有先后顺序,一般都要先将墓地清理干净,拔除墓地杂草,插上“挂山条子”在墓前拜祭,最好是下午3点前完成扫墓祭拜 。
长沙府清明插柳,称为“记年华” 。“插柳”的习俗始于唐代,本意是为驱疫避邪,后来又有了装饰的意思 。传统习俗看来,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 。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的疾病写在风筝上,放飞风筝,象征着带走秽气 。
8、湖北
在湖北武汉,不管有多忙,清明节这一天,人们都会放下手头的事务,回老家给先人祭祖,当地俗称“上坟” 。当地“上坟”包括坟前祭拜、送纸钱、献花、添坟等流程 。祭拜前,由家中长者或长子首先除去先人坟墓上的枯叶杂草,另外拿出几张黄纸钱,以土石压于坟头,意在向外人显示家中仍有后人 。前期工作完成后,当地人会在坟前划好上供范围,摆上香楮、元宝纸钱、鲜花祭品等,然后按辈分为祖先烧纸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