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如何写的凝练?( 三 )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
否则谓之无境界 。
”(《人间词话》) “何以谓之有境界?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也 。
”(《宋元戏曲考》) 可见,王国维对“意境”的探讨与看法已经远远超过了前人对于“意境”的理解了 。
可是王维说的“境界”到底是不是就是人们所认为的“意境”呢?历来说法是不一的,大多数人还是持赞同的口吻的,笔者个人以为“境界”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意境”的含义,但从细处来看,还是有区别的,二者是不能划等号的;从“境界”的字面意义来看,它最初是指地界、疆域等,而没有涉及到人的或是其他的思想精神的领域,只是后来才慢慢被引入的 。
究其字意的内涵还是和“意境”有所差别的 。
早在50年代,李泽厚先生就指出,“意境”一词“比稍偏于单纯客观意味的‘境界’二字似更准确” (李泽厚《“意境”杂谈》,《美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叶嘉莹女士也认为,“境界”一词含义太多,使用起来“不免导致种种误会”或者增加了理解上的“混淆和困难”,相比之下,还是“意境尤易于为人所了解和接受”(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第225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那到底什么是意境呢?宗白华这样说道: 什么是意境?……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景,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 。
艺术境界主于美 。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现在人一般认为,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
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情感上受到感染 。
”(《辞海》1999缩印本第2453页)笔者认为...
诗歌的美学特征有哪些? 在文学作品中,诗歌无疑是最具审美性的 。
苏雪林说:“诗乃美文之一种 。
”玛·布尔顿说:“诗歌是语言最精妙的运用之一 。
它给人以语言所能提供的最大乐趣 。
”诗歌不仅本身是美的,它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美 。
雪莱在《为诗辩护》中说:“诗使万象化成美丽;它使最美丽的东西愈见其美,它给最丑陋的东西添上美;它撮合狂喜与恐怖、愉快与忧伤、永恒与变幻;它驯服一切不可融和的东西,使它们在它轻柔的羁轭之下结成一体 。
”人们对诗歌的衷情和喜爱,从根本上讲是源于诗美 。
那么,诗歌具有一些什么样的美学特征呢? 1.语言上凝练、含蓄的美 。
诗歌追求的就是用最少的词表达最丰富的意义 。
无论中外诗歌,都讲究用词的反复推敲,做到舍此无二的地步 。
诗歌既是最精练的语言,自然要含蓄;以有限的字句,表达不尽的情意,正是诗的本份 。
从这一点来说,任何一首诗,都不能求百分之百的了解,一定有一部分似解非解,那就是朦胧的美,含蓄的美 。
正因为其含蓄朦胧,其意蕴便格外丰富,为读者的鉴赏提供了多样的可能,古人云:诗无达诂,也正是从这个角度说的 。
2.形象上的绘画美 。
诗歌是用意象来表达意义的 。
古希腊诗人西蒙奈底斯说:“画为不语诗,诗是能言画 。
”古人张舜民在《画埋集》中提出:“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都强调诗歌的意象鲜明突出的特点 。
诗歌中的景色描写、情景交融都构成绘画美 。
这种绘画美的获得靠的是意象的营造,诗歌呈现给读者视觉看得见的具体形象,并由此在读者脑海里形成一个视觉形象,满足人们的视觉感受 。
同时意象能引起联想,而联想具有诱发情感的巨大力量 。
一般来说,最受人欣赏的诗就是那些大多数人都能在脑海里看到其意象的诗 。
3.充沛的情感美 。
情感美是诗的重要特征,离开情感美的诗不能称之诗或好诗,最伟大的诗歌一定是富于强烈的情感的诗歌 。
诗人处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用心里滚烫的激情熔铸成铮铮的语言,表现出特定的思想感情 。
诗,可以直抒胸臆,壮怀激烈地高歌,也可以柔曼地低吟;诗歌的情感可激跃,可平淡;可明显,可暗含 。
无论喜怒哀乐,只要真挚、纯粹,均可构成诗的情感美,而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应和、共鸣,得到美的享受 。
4.悦耳的音乐美 。
- 人到中年,读懂这四首诗词,你就活明白了
- 《中国哲学如何登场》读后感摘抄
- 电视柜|电视柜如何选择尺寸
- 德祐的门店复制模式——如何快速培养人才? 薄荷曼哥
- 如何看出一个女生慢慢不喜欢你了
- 中介|中介如何知道你跳单了
- 如何阅读德里达读后感精选
- 如何阅读福柯的读后感大全
- 猫|如何布置猫的房间
- 轻描淡写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