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创新学习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答案( 十 )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渊源,这些千古美文之所以能够经过历史长河的洗涤,流传下来,且经久而不衰,是因为它们无论在思想上,内容上都堪称典范,可以使学生在诵读中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滋养和熏陶,奠定内涵丰厚的文化底蕴 。
同时,古诗文在材料的选择,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上也极有可取之处 。
从内容和材料上分有叙事的写景的,抒情的,明志的,说理的……从写作方法和技巧上分有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夸张写实……分门别类,各具特色,不尽相同 。
可见,如果能切实提高古诗文教学的有效性,将使学生获益颇多 。
那么,究竟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古诗文学习的有效性呢?我根据自己以往的教学体会,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熟读对于小学生来说,最基本的要求是自读时能读得通顺,做到如朱熹先生说的: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其熟读的目的就是“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
1、能读准字音,对文章的字词也就能有所掌握 。
如一词多义,同一个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它的读音、意义、用法都不相同 。
我们可以在熟读熟记其读音时记住它的不同用法 。
如《论语》四则当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前面的“知”读“zhī”,意思为“知道”,最后一个“知”读“zhì”,意思为“智慧,聪明” 。
2、读准节奏,疏通词句 。
诵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 。
古文的句式有其独特之处,一句话,在哪停顿,往往会影响句子的意思 。
如果读错节奏,就不能正确理解句意,甚至会曲解文意 。
如何让学生准确把握节奏?我们一是把不同的停顿标示出来,让学生对比判断;二是通过录音范读,掌握正确的节奏 。
3、模仿练读,读出韵味 。
读准字音,读清节奏,只是诵读的第一步 。
我们诵读的目的是让学生能恰当地理解作者寄寓文中的喜怒哀乐之情和沉郁顿挫、奔腾激越的情感 。
这些情感孕于无声的语言中,要通过朗读将其外化,就需要先定出感情基调,再据此指导正确的朗读方法 。
教学中,老师正确的范读非常重要,让学生注意听,小声跟读,再模仿诵读,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 。
首先,注意重音 。
重音处理得好,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 。
高音显得响亮,表示兴奋、喜悦的感情;低音显得幽沉,表示肃穆、悲哀的感情 。
如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重音落在“千帆过”“万木春”上,为什么?因为这六字形象地展现出未来的美好,表现一种激昂、乐观的生活态度 。
其次,注意语调 。
诵读时,根据内容处理好语调的平淡、上升,就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感情 。
如仿读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商女”读得平缓,“不知”开始上升,“亡国恨”达到顶点,”恨”更重 。
通过模仿,读出正确的语调,激起心中的忧愤,领会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的情感 。
读出诗的韵味 。
第三,注意节奏 。
诵读中的节奏须着眼于全篇 。
感情欢快的,可用快节奏,感情忧郁的,可用慢节奏 。
4、图文赏读,掌握思路一篇文章在诵读中把握文章的结构,了解作者的思路,才能更好地把握其内涵 。
学生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抓住支撑句,掌握文章的思路,才能加快记忆的速度,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
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变静为动,为学生的抽象思维提供形象依据 。
诵读时,根据文意、诗意配图、配乐,让学生在优美的图像、音乐中朗读文章、诗歌,更深刻地领悟文意、诗意 。
二、想象想象是领会的载体,是创新的萌芽,是智慧的火花 。
教育家吴祖兴在《语文教学应重视想象力的培养》一文中指出:在语文学习中,背诵是汲取前人思想语言精华的最基本手段,而想象能使语言文字与情景结合而深深印入人们的脑海,从而大大增强人们的记忆力 。
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落霞与孤鹜起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样的名言佳句,无不唤起了我们如画的想象,所以,一经诵读就永志于心 。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何等的重要 。
所以,在诗歌诵读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入情入境地想象是十分必要的,它是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进而使其熟练诵读的有效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