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竹子的诗句 王维( 六 )


由于这里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来,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 。
“空山”两字点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 。
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赞叹两位贤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 。
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他曾说:”宁息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岖见王侯 。
”(《献始兴公》)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洒脱,毫不着力 。
像这样又动人又自然的写景,达到了艺术上炉火纯青的地步,非一般人所能学到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 。
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 。
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
这两句写的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 。
诗人先写"竹喧""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 。
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 。
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 。
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 。
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
既然诗人是那样地高洁,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个称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本来,《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的体会恰好相反,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 。
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 。
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 。
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
王维的小故事 王维买药 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年轻时不仅文才出众,而且仪表堂堂 。
因此,许多名门望族、达官显贵,都希望王维能成为自己的乘龙快婿,有的托媒前去说合,有的亲自登门求亲,但都被王维一一婉言谢绝了 。
那年刚入冬,忽然下起雨来,天气骤然变冷,王维受了风寒,感到有些发烧,身上难受,便去找郎中诊治,郎中给王维开了几味草药,让王维拿上药方速去药店买药 。
且说药店的掌柜有个独女,名叫紫云,芳龄二九,长得貌若仙女,精通诗词联谜,是镇上有名的才女 。
那天正巧掌柜的有事外出,紫云代父打理药店 。
王维来到药店,见紫云虽非大家闺秀,却别有一番风姿,一时竟看呆了 。
而紫云却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地问王维道:“公子有何贵干?” 王维这才回过神来,连忙答道:“昨日偶染风寒,特买几味草药疗疾,不知贵店有无?” 姑娘微微一笑,又问:“有药方吗?” 王维素闻紫云颇有才华,决定试她一试,灵机一动,说:“来得慌张,药方忘带了 。
” 紫云道:“还记得药名吗?” 王维说:“记得,头一味是——酒阑宴毕客何为?” 紫云不由一怔,但马上明白过来:此人借口买药,实为前来考试姑娘我的才学 。
便将身子一扭,背对着王维,面对着药橱,道:“酒阑宴毕客当归,当归当然有了 。
” 王维一惊,暗暗钦佩紫云果然才思敏捷,又说道:“夜深月黑路不迷 。
” 姑娘又马上猜中,仍然背对着王维,以问作答:“‘熟地’要多少?” “再要百年美貂裘 。
” “‘陈皮’也有 。
” “还要夫妇偕白头 。
” “‘百合’是新进的 。
” …… 王维被紫云姑娘的才思折服了,一种爱慕之情油然而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