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写'古诗文大赛'的活动方案( 五 )


而在近两年 , 删帖、撤题现...
古代诗歌鉴赏系列教案之一: 怎样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一、鉴赏用词之妙 (一)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进行诗歌鉴赏 , 首先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 , 即要懂得“诗家语” , 懂得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
这是诗词鉴赏的基础 。
同时 , 也是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 。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 诗歌当然也是语言的艺术 。
诗歌艺术分析的依据首先就是语言 。
严羽说“诗有别材” , 其实 , 诗也有“别语” 。
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 , 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 。
中国诗歌多半是短小的抒情诗 , 一首诗里面的词语数量并不多 , 蕴含的意象却非常丰富 。
要借助非常俭省的语言外壳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 , 还要符合音韵的需要 , 诗歌非对语言作出变形不可 。
实际上 , 很少有人用平常说话的语言来做诗 , 如果有的话 , 也是可笑的打油诗 。
(静夜思是个例外吧!)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 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等 , 主要目的是建立格律以造成音乐美 , 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 。
而这些地方 , 往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
了解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 , 就能迅速进入诗歌的语境 。
(1) 把握词性的改变 , 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 , 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 , 这些地方 , 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 。
要详加分辨 。
例如: 何逊“夜雨滴空阶 , 晓灯暗离室” (前两句:复如东注水 , 未有西归日 。
)本篇描写与友人惜别的情景 。
“夜雨”二句渲染与友人话别时的环境气氛 , 是历来傅诵的名句 。
前一句写室外:夜已深沉 , 一片寂静 , 唯有雨点滴落在台阶上 , 发出单调的音响 。
诗中虽然没有写人的活动和感受 , 但是通过“夜雨滴阶”的情景可以体察到离人心中的凄凉 , 冰冷的雨点仿佛滴在他们的心上 。
后一句写室内:天已破晓 , 油灯将要燃尽 , 充满离愁的屋子显得一片昏暗 。
破晓之际屋子感觉上比较暗 , 夜间与白天则不然 , 观察何其细致!从“夜雨”到“晓灯” , 暗示一个不眠之夜过去了 , “空阶”和“离室” , 则渲染出人们心境的凄惶 。
例1、王维“下马饮君酒”(《送别》王维:下马饮君酒 , 问君何所之 。
君言不得意 , 归卧南山陲 。
但去莫复问 , 白云无尽时 。
这首诗写送友人归隐 , 看似语句平淡无奇 , 细细读来 , 却是词浅情深 , 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王维笔下是一个隐士 , 有自己的影子 , 至于为什么不得意 , 放在老杜等人那里一定有许多牢骚 , 可在这里只是一语带过 , 更见人物的飘逸性情 , 对俗世的厌弃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例2、“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 , 数里入云峰 。
古木无人径 , 深山何处钟 。
泉声咽危石 , 日色冷青松 。
薄暮空潭曲 , 安禅制毒龙 。
[评析] 这是一首写游览的诗 , 主要在于描写景物 。
题意在写山寺 , 但并不正面描摹 , 而用侧写环境 , 来表现山寺之幽胜 。
“云峰”、“古木”、“深山”、“危石”、“青松”、“空潭” , 字字扣合寺院身分 。
最后看到深潭已空 , 想到《涅经》中所说的其性暴烈的毒龙已经制服 , 喻指僧人之机心妄想已被制服 , 不觉又悟到禅理的高深 。
全诗不写寺院 , 而寺院已在其中 。
构思奇妙、炼字精巧 。
“泉声咽危石 , 日色冷青松 , ”历代被誉为炼字典范 。
) 例3、常健“山光悦鸟性 , 潭影空人心 。
”(《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 , 初日照高林 。
曲径通幽处 , 禅房花木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