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的诗词( 四 )


与羊肉串相媲美的手抓饭,也是维吾尔族的传统风味食品 。
在新疆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民族地区,逢年过年,婚丧娶嫁的日子里,都必备抓饭待客 。
他们的传统习惯是请客人围坐在桌子旁,上面铺上一块干净的餐单 。
随后主人一手端盘,一手执壶,逐个让客人净手,并递给干净毛巾擦干 。
然后主人端来几盘抓饭,置餐巾上(习惯是二至三人一盘),请客人直接用手从盘中抓吃,故取名为“抓饭” 。
维吾尔族抓饭的种类很多,花色品种十分丰富 。
传统节日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 。
和田维吾尔族人的节日与整个新疆维吾尔族节日是一致的,主要有:肉孜节、古尔邦节、巴拉艾提节 。
这几个节日的起源和宗教密切相联,长期以来,已成为民族传统节日 。
因此,和田维吾尔族过节具有伊斯兰教节日的共同特点,同时显示了和田地方的鲜明特点 。
肉孜节这是信仰伊斯兰教各民族共同的节日 。
阿拉伯语称之为“尔德?菲图尔”节 。
尔德是节日的意思,“尔德?菲图尔”即大节日 。
回族称此节为“开斋节”或“大尔德”节 。
新疆维吾尔等民族称为“肉孜节” 。
“肉孜”一词系波斯语,意为斋戒之意 。
也有人认为肉孜系白昼、白天之意 。
因白天要斋戒 。
总之,肉孜节与斋戒是密切相关的 。
肉孜节规定在回历10月1日 。
在此之前的一个月,即从回历9月1日开始,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按“古兰经”规定,应封斋一个月 。
回历9月称之为“莱麦丹月”通称“斋月” 。
斋戒是伊斯兰教规定的五功之一 。
伊斯兰教的创始者穆罕默德说:“斋戒一半是忍耐 。
”按照规定,每个成年的穆斯林,不论男女,在斋月的白天,即从天破晓至日落,不吃饭,不喝水 。
夫妻间禁止房事,抽烟的人要戒烟 。
还要求人们克制一切私欲,断绝一切邪念,封斋的一个月中,每天天亮前,清真寺有人敲起“纳格尔”鼓,招呼人们吃封斋饭,此后开始斋戒 。
直到回历9月29或9月30日,由有声望、有学识的阿匐于傍晚时,望夜空,若能望到新月,第二天便为肉孜节,可开斋 。
回历属于太阴历,以月亮周而复始为一个月,没有润月,这样与公历一年相差11天,所以各个月份都可能出现肉孜节 。
每33年循环一次 。
有人说能过两个相同的肉孜节就算高寿(即66岁)如同汉族的年过花甲 。
维吾尔族十分重视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古尔邦”节最为隆重 。
古尔邦节是伊斯兰教的传统节日,于每年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举行 。
古尔邦含有牺牲、献身之意 。
传说“...
新疆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 点个赞吧QAQ维吾尔族待客和作客都有讲究 。
如果来客,要请客人坐在上席,摆上馕、各种糕点、冰糖等,夏天还要摆上一些瓜果,先给客人倒茶水或奶茶 。
待饭做好后再端上来,如果用抓饭待客,饭前要提一壶水,请客人洗手 。
吃完饭后,由长者领作“都瓦”,待主人收拾完食具,客人才能离席 。
吃饭时,客人不可随便拨弄盘中食物,不可随便到锅灶前去,一般不把食物剩在碗中,同时注意不让饭屑落地,如不慎落地,要拾起来放在自己跟前的“饭单”上 。
共盘吃抓饭时,不将已抓起的饭粒再放进盘中 。
饭毕,如有长者领作“都瓦”,客人不能东张西望或立起 。
吃饭时长者坐在上席,全家共席而坐,饭前饭后必须洗手,洗后只能用手帕或布擦干,忌讳顺手甩水,认为那样不礼貌 。
男女青年要结婚时,由阿訇或伊玛目(均为宗教职业者)诵经,将两块干馕沾上盐水,让新郎、新娘当场吃下,表示从此就像馕和盐水一样,同甘共苦,白头到老 。
婚宴要在地毯上铺上洁白的饭单,最先摆上馕、喜糖、葡萄干、枣、糕点、油炸馓子等,然后再上手抓羊肉、抓饭 。
饮食习惯 典型食品:维吾尔族最爱吃馕、抓饭、烤包子、拌面等食品,有很多著名的风味菜肴和小吃,如烤全羊、手抓羊肉、帕尔木丁、薄皮包子、烤羊肉串等,此外还有:油馓子、银丝擀面(维吾尔语称“玉古勒”)、哈勒瓦、羊杂碎、曲连、烤南瓜、黄萝卜(胡萝卜)酱等 。
饮食习惯,日食三餐,早饭吃馕和各种瓜果酱、甜酱,喝奶茶、油茶等,午饭是各类主食,晚饭多是馕、茶或汤面等 。
以面食为主,喜食牛、羊肉 。
主食的种类有数十种 。
最常吃的有馕、羊肉抓饭、包子、拉面、混沌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