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等.楹,就是建筑物的柱子( 十 )


怎样分辨平仄?现在平仄有两套系统,一是以普通话为标准,简称为新声 。
二是以《平水韵》为标准,简称为古声 。
现在这两套系统交叉并用,这叫双轨制 。
但是,不能混用 。
就是写一副联,只能用一套标准 。
(一)、新声(现代汉语即普通话) 。
普通话分为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在诗歌和对联的格律应用中,把阴平和阳平(第一、二声)称为平声,上声和去声(第三、第四声)称为次声 。
四十岁以下的朋友应该明白的 。
这里就不多说了 。
(二)、古(旧)声现在社会都发展到哪里了,都要实现几个现代化了,况且现在全部通行普通话了,我们还有必要学习古韵?是不是多余的事!是不是有意在为难大家?是不是在开历史倒车?古韵是不是一点用处都没有了?我认为:一个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楹联爱好者,或是一个对联工作者,应该新声、古声都懂,哪怕是今后全部通行现代汉语了 。
我们也要了解古韵,这是欣赏,学习,吸收,传承对联文化的需要!!!否则就不好说了 。
其实这两套系统相差不是很大,约有300多个字,按照偏旁来记不是很难的,只需记几十个字就够了 。
习惯用新声或古声创作对联都是可以的,不能把自己的用韵习惯作为标准去定是非,这样也不好 。
既然我们有心要学习楹联创作,就应该花些时间,学习、了解一下古韵,是很有好处的 。
俗话说得好:技(才)不压身 。
在一生中,这是个难得的学习机会 。
这也许是我们与平时自己看书学习的不同的一个方面 。
有大家在一起讨论,效果会不一样的 。
古汉语将汉字分为平、上、去、人四个声调 。
平,所指的就是古汉语中的平声字(包括现在汉语中的第一、二声中的大多数);仄,所指的是古汉语中的上、去、入声(现代消息,分入四声之中) 。
这是旧韵(古声)的平仄分法 。
“击、说、积、极、习”在古汉语中均属入声字,虽然现在已入阴平、阳平之中,但论及平仄时,按旧韵,仍应属仄声 。
入声字的特点是读起来有短、促、急、收、藏的感觉(现在我国江南的一些地方,如湖南方言和闽南方言,仍保持着这种发音方式,他们对入声字并不难辩认,) 。
利用不同声调的意态,交错排列成句,就形成平仄律 。
将这种平仄律应用于不同的文学体裁之中,就使文学作品有了抑扬顿挫的音乐感 。
《康熙字典》上载一首歌诀,即说明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