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等.楹,就是建筑物的柱子( 八 )


散文对联一般不拘平仄,不避重字,不过分强调词性相当,又不失对仗 。
对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
他在寝室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梼杌》) 。
这要算我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
下联以异物对之,或和其意,或驳其意 。
意义及深之对句,散文对联亦不可说不行 。
特点: 一,上下联字数相等、结构相同 。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 。
二,对应位置词性相同 。
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对的位置上 。
三,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
按韵脚来分,上联韵脚应为仄声,下联韵脚应为平声,谓之“仄起平收 。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 。
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 。
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
五,节奏相应,就是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须一致 。
编辑本段起源历史探源 楹联者,对仗之文学也 。
这种语言文字的平行对称,与哲学中所谓“太极生两仪”,即把世界万事万物分为相互对称的阴阳两半,在思维本质上极为相通 。
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楹联的哲学渊源及深层民族文化心理,就是阴阳二元观念 。
阴阳二元论,是古代中国人世界观的基础 。
以阴阳二元观念去把握事物,是古代中国人思维方法 。
这种阴阳二元的思想观念渊源甚远,《易经》 春联习俗中的卦象符号,即由阴阳两爻组成,《易传》谓:“一阴一阳之谓道 。
”老子也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
”(《老子》第42章 。
)荀子则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合而变化起 。
”(《荀子·礼论》)《黄老帛书》则称:“天地之道,有左有右,有阴有阳 。
”这种阴阳观念,不仅是一种抽象概念,而且广泛地浸润到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万事万物的认识和解释中 。
《周易·序卦传》“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礼仪有所措 。
”《易传》中,分别以各种具体事物象征阴阳二爻 。
阴代表坤、地、女、妇、子、臣、腹、下、北、风、水、泽、花、黑白、柔顺等;与此相对应,阳则代表乾、天、男、父、君、首、上、南、雷、火、山、果、赤黄、刚健等 。
这种无所不在的阴阳观念,深入到了汉民族的潜意识之中,从而成为一种民族的集体无意识 。
而阴阳观念表现在民族心理上,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对以“两”、“对”的形式特征出现的事物的执着和迷恋语言寻根 一副标准的楹联,它最本质的特征是“对仗” 。
当它用口头表达时,是语言对仗,当它写出来时,是文字对仗 。
语言对仗的含义是什么呢?通常我们提到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句法相同这四项,四项中最关键的是字数相等和平仄相拗,这里的字数相等,不同于英语的“单词数”相等,其实质上是“音节”相等 。
即一个音节对应一个音节 。
在英语中,单词“car”与“jeep”在数量上是相等的,但音节不相等 。
而汉语“kǎchē”与“jīpǔ”,数量相等又音节相等 。
汉语之所以能实现“音节”相等,是因为汉语是以单音节为基本单位的语言 。
音节、语素、文字三位一体 。
汉语每个音节独立性强,都有确定的长度和音调,音调古有平、上、去、入四声,今有阳平、阴平、上声、去声四声,皆分平仄两大类 。
平对仄即谓相拗 。
这样,汉语的语素与语素之间(即字与字之间)就能建立起字数相等、平仄相谐的对仗关系 。
而英语中,即使事物的名称、概念能够相对,单词的数量和词性能够相对,两个句子的句式能够相对,但其音节长短不一,独立性弱,可自由拼读,又无声调,故无法相对 。
楹联大多数是写成文字,并且很多时候还要书写、悬挂或镌刻在其它建筑物或器物上 。
因此,楹联对仗的第二层即是所谓文字相对 。
文字相对意味着楹联不仅是语言艺术,又是装饰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