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词发展历程( 三 )


平仄诸韵分别具有声情之美 。
一般说来,平声声调长,不升不降,宜于慢声吟唱,表达不尽的情意、盎然的韵味 。
仄也称“侧”,是不平之意 。
诗词中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声调都是短的 。
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特别短促 。
以欹侧短促的仄声押韵,易于寄寓奇拗不平的感慨,令人激动不已 。
不少词调中平仄诸韵递押,也就是长短声调递用、平调与升、降调或促调递用,不仅声调抑杨顿挫,激荡而和谐,蕴蓄的感情也显得更加丰富曲折 。
这是我们诵读宋词时所值提注意的 。
词调有一般诗体中罕见的一字、两字句,或八字以至十字以上的长句,交错迭出 。
例如蔡伸《苍梧谣》(即《十六字令》):“天!休使圆蟾照客眠 。
人何在?桂影自婵娟” 。
开头以一字句振起全篇,接以七字、三字、五字句,又有摇曳的余韵 。
再看辛弃疾的《唐河传》:春水,千里 。
孤舟浪起,梦携西子 。
觉来村巷夕阳斜 。
几家?短墙红杏花 。
晚云做些儿雨,折花去 。
岸上谁家女?太狂颠!那边,柳棉,被风吹上天 。
这里二字句、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句、七字句,押平韵的、仄韵中上、去声的,错综递用,宛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描绘出无边春色的生意盎然,青春少女的天真娇憨,全词在写作上对前举魏夫人《菩萨蛮》似有所借鉴,而写来更加清新活泼、跌宕多姿,也与所用词调更加灵活多变有关 。
相对说来,《菩萨蛮》句式保留较多五、七言诗体痕迹 。
词中的长句也能使情意更加宛转,气势更见浩瀚: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李煜《虞美人》)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阳当楼 。
(柳永《八声甘州》)柳词中“渐”字下领三个四字句,实为十三字句 。
再如刘克庄《沁园春》中的“叹年光过尽,功各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也当为十七字长句 。
长短句比诸齐言...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发展过程 中国文学概况 中国文学,即中华民族的文学,是以汉民族文学为主干部分的各民族文学的共同体 。
中国文学,具有数千年悠久历史,以特殊的内容、形式和风格构成了自己的特色,具有自己的审美观以及自己的起支配作用的思想文化传统和理论批判体系 。
发展概况 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文学都有各自发生、繁衍、发展的历史,也有各自的价值与成就,它们之间相互渗透和交融 。
例如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维吾尔族的叙事长诗《福乐智慧》、傣族的《召树屯》、彝族的叙事长诗《阿诗玛》、蒙古族的叙事诗《嘎达梅林》等,都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
少数民族文学与汉族文学互相补充,使中国文学表现出极大的丰富性和多层次性 。
诗歌,是中国文学中产生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诗经》,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
其中最早的诗篇产生于西周初年,最晚的产生于春秋中叶 。
紧接着,又兴起了一种新的诗体——楚辞,楚辞的光辉代表,即是伟大的诗人屈原 。
《诗经》中的“国风”和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两个典范 。
以创作方法而言,《诗经》和《离骚》分别开创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 。
汉魏六朝,出现了带有民间文学刚健清新风格的新诗体——乐府,强烈的现实感,是它们的重要标志 。
《陌上桑》、《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等,都是中国古代长篇叙事诗中的瑰宝 。
在乐府诗的发展过程中,五言、七言的句式日渐引人注目,到汉末出现了《古诗十九首》,五言诗体便基本成熟了 。
七言诗的产生要晚于五言诗,它的广泛流行,大约在晋宋之际 。
经过齐梁间以沈约为代表的“永明体”诗歌在声律方面的充分准备,唐代,近体诗进入鼎盛时期 。
在这个时期,古体诗和近体诗全面发展,出现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 。
中国诗歌同音乐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
两者的关系发展变化经历了“乐府从诗”、“采诗入乐”和“倚声填词”三个阶段 。
“倚声填词”是诗与乐各自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进行的一种更为高级的形态组合 。
词,是一种音乐化的文学样式,起源于民间,盛唐以后,文人才士填词渐成风气 。
五代时,中国第一部文人词总集《花间集》问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