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爸爸》中班教案如何写?

设计意图
爸爸是宽厚、力量、智慧的合体,是家庭中不可替代的角色,爸爸妈妈共同“养育”起幼儿完善的人格 。由于孩子小,多数情况下妈妈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多,导致孩子对爸爸的了解不够 。本活动通过引导幼儿细致地观察爸爸的外貌特征,了解爸爸的工作,知道爸爸工作的辛苦,大胆表达自己和爸爸在一起的快乐,从而以自己的爸爸为骄傲,培养幼儿对爸爸深深的爱意和敬意 。
活动目标
1 。初步了解爸爸的外貌特征及其工作,知道爸爸工作很辛苦 。
2 。能大胆表达自己和爸爸在一起时的快乐 。
3 。体会爸爸对自己的爱,进一步激发爱爸爸的情感 。
活动准备
1 。物质准备:爸爸的照片,课件《爸爸的手》,视频,抒情轻音乐 。
2 。经验准备:有与爸爸一起玩游戏的经验 。
活动过程
回忆交流,说说自己的爸爸
1 。幼儿互相介绍自己爸爸的样子,借助课件进行分享 。
2 。聊一聊爸爸的工作,知道爸爸工作很辛苦,为自己的爸爸感到骄傲和自豪 。
3 。借助幼儿课前绘制的“纸盘爸爸”,通过画一画、亲一亲,表达自己对爸爸的爱 。
分享交流,说说与爸爸一起玩的快乐
1 。欣赏和爸爸一起玩各种游戏的视频、照片,感受和爸爸在一起时的快乐 。
2 。提问:你和爸爸一起玩的什么,在哪里玩的,心情怎样,引导幼儿大胆表达与爸爸在一起时的快乐 。
通过课件展示,感受爸爸对自己的爱
1 。播放课件《爸爸的手》,提问:你们的爸爸在生活中是怎样关心你的?为你做过哪些事?
2 。教师小结并提问:你们想为爸爸做哪些事情?引导幼儿表达对爸爸的爱 。
拓展经验 。进一步感受爸爸的爱
1 。音频展示:爸爸的话 。进一步感受爸爸的爱是多姿多彩的 。
提问:听了爸爸的话,你想对爸爸说什么?
2 。教师小结:课件欣赏,进一步提升幼儿爱爸爸的情感 。
延伸活动:与同伴分享自己与爸爸的生活趣事
活动评析
本次活动将浓浓的亲情与快乐作为活动的主线,贯穿活动始终,充分展示出新理念下教师设计、组织活动与驾驭课堂的智慧 。活动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选材巧 。活动围绕幼儿熟悉又亲切的“我的好爸爸”的话题展开,幼儿对爸爸有一定的了解但又不甚全面,许多零散的经验与情感有必要通过教师的梳理进行提升与激发,因此该活动基于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便具有了可行性和价值性 。
二是理念新 。教师将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从课前的信息搜集到活动中的分享交流,从视频课件的运用到问题的设计,无不体现出幼儿主动学习的理念在活动中自然渗透 。
三是方法活 。该活动围绕目标设计了多个环节,各个环节围绕目标层层递进,在充分把握幼儿学习特点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有效的组织形式,如:纸盘爸爸亲一亲,视频照片聊一聊,课件故事看看想想,音频录音听听说说等等,让幼儿在不断地感知体验与分享交流中丰富对爸爸的了解认知,萌发爱爸爸的情感,使活动目标得到很好的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