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十 )


一、抓教室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科技氛围
学校环境是一种隐性课程,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在的影响作用 。为此,我努力营造浓厚的科技教育氛围,结合流动展板,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展,展示学生优秀科技作品,布置好科技知识、科技作品、科普信息窗等科普教育的主阵地,积极营造良好的物化环境 。
二、认真辅导好科技兴趣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科技教育必须同学科的整体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辅导学生科技活动是科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它是科学课教学的拓展和延伸 。本学期,组织学学生参加常州市科技创新大赛,江苏省金钥匙科技知识竞赛,都获得不错的成绩!
三、加强校内和校际间的交流研讨,提高教学水平
为了提高我校以及个人的科学教学水平,我校经常组织教师参加区和市的公开课示范课,广泛的吸取兄弟学校的优秀教学经验和方法 。利用课余时间我校会与兄弟学校清音外国语进行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相互研讨科学课的教材教法,交流心得体会,与老师们之间思想的交流碰撞出无限的火花,对我们启发很大!
四、加强教师业务学习,重视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本学期我因病不能完成小课题的结题工作,但教研室的每次培训我都能尽量参加 。我还能积极参加各种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听课、说课、评课、教后反思等方面的教研活动 。
本学期工作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在教科研方面,今后将在这方面加强 。
小学科学教学工作总结3《小学科学(4─5年级)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目前,主体性教学、科学探究已成为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两面大旗 。无庸质疑,课标所倡导的理念是非常正确的 。但是,在没有深刻领会其中的含义的情况下,甚至有人认为凡小学科学教学必有活动、必有探究 。在这种思潮的误导下,在小学科学的教学领域却刮起了一股疯狂的“活动教学”之风 。现在,在我们小学科学的课堂上可以看到处处是活动,可谓热闹非凡 。但在对这些活动耐心分析和研究之后,我们又会感到活动中又普遍存在着一种毛病,那就是──“思维不足” 。在很多情况下,学生在热热闹闹的活动结束以后,头脑依然是一片空白,他们在知识和能力上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 。“活动有余、思维不足”已经成为目前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一个通病 。
首先,是因为很多科学教育者在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上存在着偏差 。有些人把科学探究等同于“动手做”了 。虽然两者都倡导学生的主体性,都提倡体验式学习 。但实际上它们却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科学探究是以问题为核心,它不否认对知识的学习,提倡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来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但同时也承认通过查阅资料等间接形式来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性 。而“动手做”提倡的是“做了才能理解”的理念,非常重视第一经验的学习 。由此可见,“动手做”更强调的是动手,而科学探究则更强调动脑;“动手做”重视的是第一经验的学习,甚至认为是获得知识的唯一模式,而科学探究却不否认对间接经验的学习 。把探究教学理解为活动教学的结果是,教师把精力过多地考虑到活动的设计和安排上,并没有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思维问题 。还有些人把科学探究机械化地理解为一种流程了 。认为探究必须要按照提出问题、进行假设、做计划、设计实验、交流、验证假设这些步骤来进行 。而事实上,对问题的讨论来寻求答案、对资料的分析来提取信息也都是一种探究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