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心智化:连通科学与人文的心理治疗视角读后感1000字

情绪心智化:连通科学与人文的心理治疗视角读后感1000字
文章图片

《情绪心智化:连通科学与人文的心理治疗视角》是一本由[美]埃利奥特·尤里斯特(Elliot Jurist)著作,无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220图书,本书定价:79.00,页数:2021-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
《情绪心智化:连通科学与人文的心理治疗视角》读后感(一):培养心智化情感,让自己生活得更幸福
我是高敏感的人,情绪内耗很严重 。秋风吹落叶打着旋儿的事情,在我内心里,可能会掀起一场风暴 。
为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减少情绪消耗,我很喜欢看关于情绪、心理学方面的书籍 。前段时间看的这本《情绪心智化》就挺不错 。
这本书告诉我们,学会用自己独特的经历和记忆,来理解自己的情绪,会生活得更有幸福感 。本书作者埃利奥特·尤里斯特(Elliot Jurist)是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中心心理学和哲学教授,他的研究方向是心智化以及情绪在心理治疗中的作用 。
这本书援引了大量心理学理论、案例,以及很多人物自传,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原因,读起来有点费劲 。但书中干货很多,知识点满满 。
本书分为两个part:part1讲的是情绪识别、调整和表达,part2讲的是心智化情感 。书中有很多有趣的知识点,让我对情绪有更深刻的认知 。我简单分享两个点 。
1、疑难情绪 你有遇到这样的情形吗?内心产生了某种感受,但是很模糊,自己也讲不清、道不明 。对于这样的感受,作者用“疑难情绪”来表述,它指的是那种模糊、神秘或者困惑的精神状态和情绪体验 。
人的情感是很微妙的,有些并没有成型,或者能够说出口,它是很莫名的 。对于这种情绪的描述,心理学上还有些其他说法 。比如:说大众心理学家韦伯就提出过“古怪情绪”(odd emotion)的说法,指的就是那种无法贴上标签,也没有条理的情绪类型 。还有一种说法叫“原形情绪”(proto-emotion),它是由意大利后比昂精神分析学家安东尼诺·费罗(Antonino Ferro)提出的,它指的是能够感受到、但尚未成形的情感 。费罗认为,原形情绪之所以没有成形,是为了保护个体 。因为这种情绪成形,可能会对个体造成极大威胁 。
我觉得这个说法还蛮有意思的,蔡康永曾经提出过“情绪颗粒度”的说法,指的是人能感受到到的情绪的细腻程度,情绪颗粒度越细,则表明这个人越敏感 。我自认对情绪还比较敏感,细腻,但有时候确实会有些情绪很莫名,说不清道不明 。
这就是作者在说中提到的“疑难情绪”,也正是因为有这种情绪的存在,我们才需要识别情绪 。识别情绪是调整情绪、表达情绪的基础 。2、心智化情感 心智化情感,简单来说,就是用自己独特的经历、或者记忆,来理解自己的情绪 。书中用“自传体记忆”这个概念来表达自己独特的经历和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