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赏析( 八 )


天气如此之热 , 白天又如此之长 , 而人们却竭力苦干 , 就怕浪费一点时间 , 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 。
“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 , 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 。
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可怜身上衣正单 , 心忧炭贱愿天寒”之语 , “愿”字的用法与此处“惜”字的用法正同 。
笫三层八句 , 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 , 她被捐税弄到无法生存 , 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 , 这是比全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 。
她左手抱着一个孩子 , 臂弯里挂着一个破竹筐 , 右手在那里捡人家落下的麦穗 , 这样做十分累 , 收获却很少 。
但她没有办法 , 当时正是收麦的时候 , 还有麦穗可捡 , 换作别的时候 , 就只有去沿街乞讨了 。
而她们家在去年、前年 , 也是有地可种、有麦可收的人家 , 只是后来让捐税弄得走投无路 , 把家产 , 土地都折变了 , 致使今天落到了这个地步 。
读者可以想象:现在忙于收割的人家 , 明年也有可能像她那样 , 无地可种 , 只能以拾麦穗为生 。
第四层六句 , 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 。
这段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 , ...
六年级上册古诗词展开全部 主题词: 宋词体裁: 词年代: 南宋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享年67岁 , 南宋词人 。
原字坦夫 , 改字幼安 , 号稼轩 , 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 汉族 。
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词人和爱国者 。
与苏轼齐名 , 并称苏辛 , 历史上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
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 , 人中之杰 , 词中之龙 。
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 , 倾荡磊落 , 如诗 , 如文 , 如天地奇观 。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
出生前13年 , 山东一带即已为金兵侵占 , 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 , 不久归南宋 。
绍兴三十一年(1161)率两千民众参加北方抗金义军 , 次年奉表归南宋 。
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 , 收复失地 。
曾进奏《美芹十论》 , 分析敌我形势 , 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又上宰相《九议》 , 进一步阐发《十论》的思想;都未得到采纳和施行 。
在各地任上他认真革除积弊 , 积极整军备战 , 又累遭投降派掣肘 , 甚至受到革职处分 , 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 。
光复故国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 , 一腔忠愤发而为词 , 由此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 。
耿京聚兵山东 , 节制忠义军马 , 留掌书记 。
绍兴三十二年 , 令奉表南归 , 高宗召见 , 授承务郎 。
宁宗朝累官至浙东安抚使 , 加龙图阁待制 , 进枢密都承旨卒 。
曾寓居江西上饶、铅山达十余年 。
其词热情洋溢 , 慷慨悲壮 。
笔力雄厚 , 艺术风格多样 , 而以豪放为主 。
有《稼轩长短句》 。
平生以气节自负 , 以功业自许 , 一生力主抗战 , 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 , 条陈战守之策 , 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 , 又与宋志士陈亮及理学家朱熹保持深厚友谊 , 与之砥励气节 , 切磋学问 。
抗金复国是其作品之主旋律 , 其中不乏英雄失路的悲叹与壮士闲置的愤懑 ,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
还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江南农村四时的田园风光、世情民俗 。
其词题材广阔 , 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 。
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
在苏轼的基础上 , 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 , 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 。
后人遂以“苏、辛”并称 。
其诗文亦有足称道者 , 特别是其文“笔势浩荡 , 智略辐凑 , 有权书衡论之风” 。
【原文】 西江月①·夜行黄沙②道中明月别枝③惊鹊 , 清风半夜鸣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