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关于道家的诗词h( 二 )


第二句九字,上四下五,与[青玉案]结句同 。
然亦有作上五下四者,不足法也 。
以下句法,全与前回 。
望天低、●○⊙(豆)吴楚眼空无物 。
⊙●●○○▲(仄韵)指点六朝形胜地,⊙●⊙○○●●(句)惟有青山如壁 。
⊙●⊙○○▲(协仄韵)蔽日旌旗,⊙●○○(句)连云樯橹,○○⊙●(句)白骨纷如雪 。
⊙●○○▲(协仄韵)大江南北、⊙○○●(豆)消磨多少豪杰 。
⊙○○●○▲(协仄韵)寂寞避暑离宫,⊙●⊙●○○(句)东风辇路、○○⊙●(豆)芳草年年发 。
○●○○▲(协仄韵)落日无人松径冷,⊙●○○○●●(句)鬼火高低明灭 。
⊙●○○○▲(协仄韵)歌舞樽前,⊙●○○(句)繁华镜里,⊙○⊙●(句)暗换青青发 。
⊙●○○▲(协仄韵)伤心千古、⊙○○●(豆)秦淮一片明月 。
(一作平)⊙○○●○▲(协仄韵)【译文】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 。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
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 。
祖国的江山啊,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峻 。
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 。
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伤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 。
人的一生就像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注释 1.纶巾: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 。
?2.酹:(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 。
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 。
以酒洒地,是向鬼神敬酒的方式 。
3.遥想:远想 。
4.小乔:乔玄的小女儿,嫁给了周瑜为妻 。
5.羽扇纶巾:手摇羽扇,头戴纶巾 。
这是古代儒将的装束,词中形容周瑜从容娴雅 。
6.樯橹:船上的桅杆和橹 。
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 。
强大的敌人,又作“强虏”“狂虏” 。
7.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 。
指古战场 。
8.华(hua)发:花白的头发 。
9.尊:通“樽” ,酒杯 。
10.大江:长江 。
11.淘:冲洗 。
12.故垒:黄州古老的城堡,推测可能是古战场的陈迹 。
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 。
13.周郎:周瑜,字公瑾,为吴建威中郎将,时年24岁,吴中皆呼为“周郎” 。
14.雪:比喻浪花。
15.穿空:插入天空,又作“崩云” 。
16.英发:英俊勃发 。
17.酹: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 。
【疑难指津】《念奴娇》中的周瑜形象为何与《三国演义》中的大不相同?这是三国演义为了美化诸葛亮而贬低丑化周瑜严重扭曲历史造成的 。
苏轼笔下的周瑜年轻有为,文采风流,江山美人兼得,春风得意,且有儒将风度,指挥若定,胆略非凡,气概豪迈,而《三国演义》这本小说为了抬高诸葛亮,故意贬低周瑜,把周瑜丑化成一个狭隘嫉妒的小人,是严重违背历史的 。
正史上的周瑜意气风发,胸襟广阔,年少有为,是苏轼心中十分仰慕的英雄,应该说,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周瑜,才是历史上真正的周瑜 。
赏析】如果把破除传统作为"伟大"的一项基本素质的话,苏轼之于伟大是当之无愧的 。
与《花间》词中"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的幽约词境相比,苏轼词的逸怀浩气、举首高歌,无疑是为我们开拓了一个新的世界 。
他的那些"似诗"的小词、"句读不葺之诗",尽管在当世备受争议,但如此高远的气象、如此开阔的境界、如此旷达的风格,毕竟是此前罕...
关于苏轼的古诗词1、《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2、《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洒豚欲上时 。
3、《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4、《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