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关于道家的诗词h( 五 )


苏轼这种逆境中仍保持浩然之气的坦荡的人生态度,显然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
这首词艺术构思和结构上,具有波澜起伏、跌客多姿、大开大合、大起大落的特点 。
下片的描写和议论,豪纵酣畅,气势磅礴,词中出没风涛的白头翁形象,犹如百川汇海,含蓄地点明全篇主旨,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 。
全词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既描写了浩阔雄壮、水天一色的自然风光,又其中贯注了一种坦荡旷达的浩然之气,展现出词人身处逆境却泰然处之、大气凛然的精神风貌,充分体现了苏词雄奇奔放的特色 。
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 苏轼 欧阳文忠公尝问余:“琴诗何者最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最善 。
公曰:此诗最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也 。
余深然之 。
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 。
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隐括,使就声律,以遗之云 。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 。
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 。
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 。
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 。
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 。
跻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 。
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 。
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 。
苏轼词作鉴赏 此词是根据唐朝诗人韩愈(字退之)写音乐的名作《听颖师弹琴》改写的,大约作于苏轼元佑年(1087)京师任翰林学士、知制诰时 。
词的写作过程是对韩诗“稍加隐括,使就声律”,也即按照词牌的格式和声律来“矫制”韩诗,一则增添新内容,二则减去原作中的部分诗句,三则利用原诗句稍加变化,以创新意 。
苏词从开头到下片的“一落百寻轻”均写音乐,写音乐的部分比韩诗增加了十个字,占了全词百分之七十多的篇幅,使得整个作品更为集中、凝练、主次分明,同时又保留了韩诗的妙趣和神韵 。
词先写乐声初发,仿佛静夜微弱的灯光下,一对青年男女亲昵地切切私语,谈受说恨,卿卿我我,往复不已 。
“弹指泪和声”倒点一句,见出弹奏开始,音调既轻柔、细碎而又哀怨、低抑“ 。
”忽变“三句,写曲调由低抑到高昂,犹如气宇轩昂的勇士,镇然骤响的鼓声中,跃马驰骋,不可阻挡 。
”回首“两句,以景物形容声情,把音乐形象化为远天的暮云,高空的飞...
苏轼一生的遭遇及当时著名的诗词 苏轼出身书香门第,从小就受父亲苏洵的影响,非常喜欢读书 。
他天资聪明,记忆力特别强,每看完一篇文章,就能一字不漏地背出来 。
经过几年苦读,年轻的苏轼已是饱学之士,别人看不懂的书,他能看懂;别人不认识的字,他能认识;别人不理解的文章,他能评头论足发一通议论 。
这样一来,许多人对他佩服三分,有的甚至要拜他为师 。
苏轼名噪一时,洋洋自得 。
启蒙老师见了,很是担忧 。
特地送给他一张“学无止境”的条幅 。
可苏轼看后却不以为然,认为启蒙老师是嫉妒自己,就把条幅丢在书房角落里 。
一天,苏轼乘着酒兴,挥笔写了一副对联,命家人贴在大门口: 读遍天下书; 识尽人间字 。
苏轼以当代才子自居的对联贴出后,有的人见了点头称赞,有的却连连摇头,启蒙老师气得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安 。
不知怎的,这事惊动了仙界 。
一天,观音大士装扮成一个老太婆,下凡间来找苏轼了 。
这天,苏轼正在家里看书,忽听仆人通报,门外有人求见 。
他出来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婆,便问道:“老人家有什么事?”观音指指门上的对联,问:“先生真已读遍天下书,识尽人间字了?” 苏轼一听,心里很不高兴,傲慢地说:“难道我能骗人?” 观音从口袋里摸出一本书,递上前说:“我这里有一本书,请先生帮我识识看,那上面写的是什么?” 苏轼想:这有何难!他接过书,看也不看,就说:“你听着,我念给你听!”可他仔细一看,从头翻到尾,又从尾翻到头,那书上的字竟一个也不认得 。
观音在一旁连声催道:“先生,你快念呀,快念呀!” 苏轼急得满头大汗,吞吞吐吐地说:“这……这……”这书上的字他从来没见过,怎么能念得出来呢?他只得问:“你这书是从哪里来的?” 观音笑笑说:“先生,别问是哪里来的啦!天下的书你不是都已读完了?快念啊!” 苏轼满脸通红,只好回答说:“我没有读过这本书 。
” “你这本书都没有读过,那为什么要贴这副对联呢?”观音问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