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凇》教学反思写法怎么样?( 四 )



《雾凇》教学反思写法怎么样?


课文《雾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河山的歌颂之情 。全文层次清晰,景物特点鲜明,给人们以身临其境之感 。语言清新优美,情景交融,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 。本节课重点突出,雾凇形成的原因和雾凇的形成过程是本课的重点,体会文本是怎样具体描绘“水汽”到“雾凇”的变化过程是难点 。
《雾凇》一课语言美、意境美 。通篇都展现着“奇美”的景象:雾凇的“奇幻”、形成条件的“奇特”、形成过程的“奇妙” 。这节课,我关注了语文的人文性,以情为基础,重视感的过程,追求内化的终极目标,引领孩子欣赏优美文字中所蕴含的美妙绝伦的画面,让美充溢着课堂 。
【《雾凇》教学反思写法怎么样?】“奇”既是吉林雾凇的重要特征,也是体会美的重要抓手,因为“奇”,吉林雾凇的美才与众不同,因为“奇”,我找到了贯穿文章的主线 。知道了这篇课文要让孩子体会美,要让孩子感受体味到教材中美的一切 。但由于学生没有见过雾凇,对雾凇没有感性的认识 。上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观看雾凇的图片,感受雾凇景观的奇特静态美 。让学生默读第一自然段,找出描写雾凇的美的句子 。通过品读“洁白晶莹”、“银光闪烁”、“十里长堤”、“缀满”等词语,体会雾凇的美 。然后启发学生:这闻名全国的自然奇观是怎样形成的呢?从而过渡到下文的教学 。学习第二自然段时,让学生分小组讨论:
(1)吉林的雾凇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雾凇是怎样形成的?
围绕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感受雾凇的奇异景象 。首先,弄清雾凇的形成要具备的两个条件,联系上下文理解“饱和”的意思,并帮助学生理解松花江上为什么会有“饱和的水汽” 。然后了解雾凇形成的过程,出示句子:灯光、树影模糊了,这蒸腾的雾气,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与原句比较,知道雾凇形成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抓住“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这3个词指导朗读,并任选一个造句;抓住“最初??逐渐??最后??”指导,出示由银线→银条→银松雪柳的画面 。导入第三小节,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吉林雾凇的美丽风光,接着,问学生你会发出什么感叹,由己及人,引到诗句,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进一步体验吉林雾凇的奇特壮美 。总结全文时,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最后,让学生说说还知道我国有哪些奇观,拓展学生的思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进行思想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