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的黄茅岗诗词( 七 )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赏析:虽然自己有欣赏美景的乐趣,但是并不得意 。
将自己寄情于山水之间,有失意的自我排解 6、宋代: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赏析:以绝色美人喻西湖,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别致,情味隽永 。
人人皆知西施是个美女,但究竟是怎样的美丽,却只存在于个人心中 。
而西湖的美景不也是如此吗?采用这样的手法,比起直接去描写,不知要节约多少笔墨,而它的寓意却丰富深刻得多 。
7、宋代: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题记: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赏析: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 。
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 。
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
8、宋代:苏轼《蝶恋花·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 。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
枝上柳绵吹又少 。
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 。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
笑渐不闻声渐悄 。
多情却被无情恼 。
赏析:本词是伤春之作 。
苏轼长于豪放 。
亦最擅婉约,本词写春景清新秀丽 。
同时,景中又有情理,我们仍用“何处无芳草(知音)”以自慰自勉 。
作者的“多情却被无情恼”,也不仅仅局限于对“佳人”的相思 。
本词下片所写的是一个爱情故事的片段,未必有什么寄托 。
只是一首很好的婉约词 。
王士祯所说的“枝上柳绵,恐屯田缘情绮靡 。
未必能过 。
”《花草蒙拾》指出本词与风格婉约的柳永词不相上下 。
9、宋代: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
赏析: 诗人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 。
读起来,你会油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也在湖心经历了一场突然来去的阵雨,又来到望湖楼头观赏那水天一色的美丽风光 。
10、:苏轼《赠刘景文 / 冬景宋代》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刘景文的 。
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 。
“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
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 。
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 。
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
描写美食的诗句展开全部 1、苏东坡既是著名的文人学者,也是著名的美食家 。
所以相传与他有直接关系的名馔不少,用他名字命名的菜肴更多,如“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玉糁”、“东坡腿”、“东坡芽脍”、“东坡墨鲤”、“东坡饼”、“东坡酥”、“东坡豆花”、“东坡肉”等等 。
《东坡集》载:“蜀人贵芹芽脍,杂鸠肉为之” 。
春鸠脍,就是芹菜炒斑鸠胸脯丝 。
后称东坡春鸠脍 。
苏轼是喜欢羊汤的,为此他写道:“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 。
他还专门写了《猪肉颂》:“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
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
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
”苏东坡用其情有独钟的竹笋和猪肉一起煮,在一次美食派对上,苏东坡信手写下了一首打油诗:“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
味美却有毒的河豚也成为了他的常吃常新的美味,“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逍遥自在的七言绝句,更是写了春天的竹笋、肥鸭、野菜、河豚,真可谓是一句一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