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论》读后感( 五 )



《正义论》读后感


正义是社会的首要价值 , 正象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 。一种理论 , 无论它多么精致和简洁 , 只要它不真实 , 就必须加以拒绝或修正;同样 , 某些法律和制度 , 不管它们如何有效率和有条理 , 只要它们不正义 , 就必须加以改造或废除 。——罗尔斯:《正义论》
花12天读完这部巨著 , 对我触动还是挺大的 。刚逛下豆瓣 , 发现给这本书作评论的人特别少 , 而且很多人反应这部书难度 , 我就突然对自己的信心倍增 , 因为我没有觉得它难度 , 只是觉得罗尔斯是个太谨慎的学者 , 总是不断给自己设置理论上的限制 , 并且从先验和经验两条路径来系统而仔细的论证自己的正义原则 。
在第一编“理论”部分 , 罗尔斯主要从原初状态出发 , 为让原则更加的简单而且易于推出 , 他还预设无知之幕 , 由此 , 他论证处于无知之幕状态下的人们会倾向于统一两个正义原则 , 第一原则即自由平等原则 , 第二原则即机会均等及差别原则 。虽然主要内容只有这么多 , 但是谨慎的罗尔斯花整整一编来说明这些问题 , 包括对无知之幕的限定 , 对原初状态的说明 , 以及为什么要假设这样一个前提 , 通过与功利主义、直觉主义的对比 , 说明人们为什么会选择正义原则(最大最小值推理) , 正义原则有着什么样的特征 , 而这两个正义原则之间以及内部又有怎样的词汇序列 , 这种词汇序列是如何形成的……总之 , 罗尔斯在不断的与各种功利主义对比中 , 详细而又全面的说明正义的两个原则是如何被选择的 。
第二遍“制度”部分 , 罗尔斯主要是描述满足两个正义原则的社会基本结构并考察它们给个人所带来的义务和职责 。应该说 , 这是理论应用于现实的制度和个人的部分 。这也是使理论不至流于形而上的思考的'重要一环 。在应用于制度时有四个阶段的序列 , 即接受正义原则、立宪阶段、立法阶段、法官和行政官员把指定的规范应用于具体个人阶段 , 这四个阶段也是去无知之幕的过程 。而正义原则的第二原则即机会均等和差别原则在经济分配制度中也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罗尔斯还考虑用储蓄正义来解决代际间的正义问题 。至于在个人的责任和义务部分 , 罗尔斯基于正义原则推导出许多个人的义务和责任 , 如忠诚、承诺等 。另外 , 罗尔斯还特别考察社会出现不正义法律的情况 , 他强调这种情况是可能发生的 , 而且人们还必须去遵守 , 因为这是过半数原则所通过的 , 但是人们也可以通过非暴力的反抗和良心的拒绝等方式来表示抗议 。总之 , 在这一编里 , 罗尔斯更多的是将理论上的正义原则和现实情况结合起来 , 从而为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安排提供一些具体的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