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古诗词的四项基本步骤怎么写?( 八 )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现将词中省略的词语用括号括起,表达如下: 昨夜雨疏风骤,(女主人)浓睡不消残酒 。(早晨女主人)试问卷帘人(今天景色如何),(侍女)却道"海棠依旧" 。(女主人纠正说:)"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因此说,诗词中不完全的句子经常见 。诗词是最精练的语言,几十字中要表现尺幅千里的画面,句子结构要压缩 。一般是无谓语,或谓语不全 。如所谓名词句,一个名词性词组,就算一句 。例如 杜甫的《春日忆李白》中有: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
是说李白的诗清新得像庾信的诗一样,俊逸得鲍照的诗一样 。当时杜甫在渭北(长安),李白在江东,杜甫见了暮云春树,触景生情,引发了甜蜜的回忆 。意思很清楚 。
又如,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这里“晴川历历”是一句,“芳草萋萋”是一句,“汉阳树”与“鹦鹉洲”则不成句子 。但汉阳树和晴川 ,芳草和鹦鹉洲的关系却表达出来了 。因为晴川历历,所以汉阳树更看得清;因为芳草萋萋 ,所以鹦鹉洲更美 。
又如,杜甫的《月夜》:“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云鬟湿”是一句,“玉臂寒”也是一句,但“香雾”和“清辉”则不成句子,而关系是很清楚的 。杜甫惦念妻子,想象她在富县(陕西)独自一人观看中秋明月,在乱离中惦念丈夫,深夜无眠,云鬟为露水所侵,已经湿了,有似香雾;玉臂为明月的清辉所照,越来越感到寒冷了 。
有时,表面上好象有主语、动词、宾语,其实仍是不完全句 。如苏轼《新城道中》“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这不是两个意思,而是四个意思 。“云”并不是“披”的主语,“日”也不是挂的主语 。岭上积聚了晴云,好象披上了絮帽;树头初升起了太阳,好象挂上了铜钲 。
(2)在诗词中,为了适应声律的要求,在不损害原意的原则下,诗人可以对语序做适当的变换 。如七律《送瘟神》第二首:“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第二句的意思是中国(神州)六亿人民都是舜尧 。依平仄规则是“仄仄平平仄仄平”所以“六亿”放在第一二两字,“ 神州”放在三四两字,“尧舜”说成“舜尧” 。“尧”放在句末,还有压韵的原因 。
又如,《浣溪纱·1950年国庆观剧》后阕第一句“一唱雄鸡天下白”是“雄鸡一唱天下白”的意思 。依平仄规则是“仄仄平平平仄仄”,所以“一唱” 放在第一二两字,“雄鸡”放在三四 。
《西江月.井冈山》:“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壁垒森严”和“众志成城”都是成语,但是,由于第一句应该是“仄仄平平仄仄”所以“森严”提前到三四字,“壁垒”后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