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11)


三、教学要求:
总要求: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
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团结合作、
有责任心的品质 。
2.指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
3.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
4.初步了解个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 。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
5.知道一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懂得和平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愿望 。
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
“我的成长与他人”这一教育主题是本册教材的重难点,本主题以儿童的成长与他人的关系为教育内容,从自我劳动体验出发,激发对劳动和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最后落实到对公共劳动成果的爱护上 。
四、具体措施:
1.充分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资源,使本课程教学走向家庭、社会,真正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该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 。
2.发挥艺术形式在本课程教学中的效能,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自主性 。
3.精心准备,指导学生开展好课内外教育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
五、课时安排:
每周二课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
班上的学生能听从教师的教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听从老师教诲 。有一定的集体荣誉感,能积极完成学校交给的各种任务;有一定的自理能力,懂得与同学友好相处 。但部分男生自制力差,责任心尚未形成,对待学业得过且过 。总之,引导本班同学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及行为习惯迫在眉睫且任重道远 。
二、教学内容
1、成长的快乐与烦恼;2、追根寻源;3、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4、我们生活的地球 。
三、教材特点:
教材采用单元编排、主题统整的方式来构建教材体系 。本册教育内容由四个单元构成 。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 。本册教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教育性 。品德与社会课担负着道德人格培养的任务 。在本册教材中,主要进行以下方面内容的教育:以多种形式促进这两个我的对话,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