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华古诗词的作文( 三 )


这首诗写的是树 , 咏的是人 。
“树”是人的象征 , 象征的寓意 , 是对正直人格的赞美 。
诗的前一节写“树”的空间位置 , 山中的这一棵树看起来是孤独的 , 然而它却是“在宇宙的安置中生长” , 它的存在和生长都有既存理由和意义 , 所以 , 它“独立”而不“孤单” , 这主要是“因为月光的点染” 。
这样的解说多么的合情合理而又富有诗情画意 , 这是辛笛的高明所在 , 正是有了这样的婉转解说 , 诗的空间维度材宽广起来 。
诗的后一节写“树”的时间过程 , 它沉默 , 然而丰富 , “风霜锻炼你 , 雨露润泽你 , ”树在这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 时间已经不是问题 , “季节交替着 , 你一年就那么添了一轮” , 没有时间 , 树的生命意义依然存在也依然充满希望 , 在希望的充斥中 , 独立而且美丽的树又“默默无言” 。
沉默是金 , 或许是吧 , 然而在沉默中才更能彰显树的伟大 , “听夏蝉噪 , 秋虫鸣” , 这和刘勰“吟咏之间 , 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 , 卷舒风云之色”的艺术境界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 , 有这样的境界和情怀便是对生命自信心和生命快感的主动追求表现 。
然而 , 对树的描述却不是最终目的 , 作者最终的意味是要写出对生命精神的歌颂与赞美 , 这样的人生精神就是 , 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面临怎样的环境 , 都要保持生命品格的独立性 , 要有泰山压顶而面不改色的逍遥情怀 。
“俱怀逸兴壮思飞 , 欲上青天揽日月” , 这是李白的情怀 , 然而我们也要在这样的情怀中找到人生的价值意义所在 , 所谓“出淤泥而不染” , 在现实生活的花花世界里 , 保持人格的独立与完美又是至关重要的 , 当我们真正从山中树的卓然而立不动不摇中领略到生命的意味的时候 , 我说我们的人生境界就大踏步地向前了 。
古诗文的600字作文展开全部古诗文之美 , 既表现在它的语言美 , 音韵美 , 更表现在它的意境美、志趣美 , 同时对古诗文的诵读过程 , 也是对中国古典文化历史的学习过程 。
由于古诗文是经典 , 这是所有的语文教育者们所承认的 , 也正由于此 , 在传统的教育中 , “熟读苦吟”作为学习重点变成了一种僵化的模式 , 似乎不这样 , 就不能传承经典 , 就不能学习文化 , 而这种模式本身有时也束缚了学生的手脚 , 淡化了学生的兴趣 , 因此 , 只有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上不断探索、勇于尝试创新 , 才会使学生读之有味 , 诵之有情 , 才会真正的发挥古诗文教学的传承文化 , 品味经典的作用 。
在古诗词中 , 诗人往往将自己的情感寄予特定的意象之中 。
菊、竹、梅、兰作为中国文人心目中的君子 , 经常出现在古典诗词之中 。
它们往往象征着纯洁 , 孤高 , 坚贞等人格品质或思想意义 。
而咏月的诗句也随处可见 , 月以其独特的形象 , 往往能使人们产生一些特别的情感 , 如思乡之情、怀古之情、感叹人生苦短及抒发广阔胸怀之情 , 等等 。
这些特定的意象寄予了作者特定的情感 , 也表现出古诗词中特定的文化 , 因此引领学生开展专题诵读既可以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 培养学生阅读奖赏的耐心、细心 , 也可以激发学生对诗词文化的探究兴趣 。
一堂以“月”为主题的专题诵读课上 , 由王菲的歌曲《明月几时有》的吟唱开头 , 到对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flash诵读欣赏 , 再到几组有关写“月”诗句的画面展示 , 学生们已初步感受到“月”这一特定意象所给人们带来的特殊的氛围 , 接下来对带“月”诗句的搜集成果展示与背诵比赛及对不同诗句的不同主旨的探究 , 使“月”在古诗文中这一特定的形象扎根在每一个同学的心田 , 也使学生明白即便是同一意象 , 在不同的诗句、不同的境界中 , 它所表现出的思想含义也是不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