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华古诗词的作文( 四 )


如在以“梅”为主题的诵读活动中 , 引导学生将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与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进行对比阅读 , 使学生发现:同样的词牌、同一个意象 , 却表现了不同的主题和作者不同的人生志趣 。
同一专题下的比较阅读在帮助学生了解诗词文化的同时 , 对于培养学生阅读鉴赏的细心及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能力都有一定帮助 。
此外 , 类似的专题探究和分类整理还体现在以“走进酒文化”为主题的对描写与“酒”有关的诗句的搜集整理与吟诵表演、以“四季”为主题的关于描写“春、夏、秋、冬”四季诗句的整理对比等等 。
一旦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激发 , 那么 , 这些看似复杂的分类整理对学生来说也似乎变得轻松容易了 。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古诗文的教学同样如此 。
...
作文中带有古诗词带有古诗的作文可怜鹧鸪飞 , 飞向树南枝.南枝日照暖 , 北枝霜露滋.”记得很小的时候 , 我常被逼着背唐人的名诗名句;一背不出来 , 父母便不客气的一拍桌子:“你心放到哪儿去了?背!”我被父母那凶神恶煞的脸给吓呆了 , 但泪只能往心里流——“不准哭!背!”母亲的竹板“啪”的一声摔在桌子上.可以想象 , 我当时是多么恨李白、杜甫 , 甚至还“恨”屋及乌 , “为什么?焚书坑儒为什么不发生在现在?”于是 , 在我幼小的心灵里 , 本能的对古诗文表示反感——“我永远也不要再看见你们!”上初中了 , 与我打交道的只有那么几个朋友——土气的语老头 , 洋气的英小姐 , 神秘的理先生.或许是由于语文功底厚的缘故吧 , 我的文言文阅读水平在班上 , 不 , 在全校一直都是数一数二的.这回 , 我可爱屋及乌了 , 对文言文也特别感兴趣.“有朋自远方来 , 不亦乐乎?……”记得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带着微笑面对着使我无数次难堪的“老仇人”.不 , 对不起 , 应该是“老朋友”.有了初一 , 就有十五.从此 , 一发不可收拾 , 带者一泻千里的狂潮 , 我一股脑儿地扎进了古诗词 , 像书虫那样咬文嚼字.望着儿时留下的痕迹 , 我的心猛地一酸 , 眼泪如同滂沱大雨般刷刷而下.《唐诗三百首》早已成了老鼠的肚中食 , 《民间诗词》也被蛀虫咬得千疮百孔……面对这“惨不忍睹”的情景 , 我无奈地摇摇头 , 喃喃地自言自语:“我爱你们 , 真的 , 百分之百地爱你们……”——平生第一次 , 我对诗文说出了藏在心底很久的话.岁月无情 , 我带着对童年的无限留恋步入了高中.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 , 我当然无暇顾及那些“老相识”了;不过“有缘千里来相会” , 想不到我不仅有机会去接受“旧雨”的滋润 , 还有机会去接受“新知”的陶冶.“鹪鹩巢于深林 , 不过一枝;鼹鼠饮河 , 不过满腹.”我大声地吟诵着 , 沉醉于古人的精华词句中 , “敝帏不弃 , 为埋马也;敝盖不弃 , 为埋狗也.”我又沉溺于先圣先贤们的治家之道中了……“装作漠不关心 , 不愿想起你……告诉我星空在哪头 , 那里是否有尽头……让你知道我爱你.”我默默唱着《星语心愿》 , 祝福着你——古诗文!你听到了吗?我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
初二作文:“古诗中的 ”600字古诗中的离愁 自古以来 , 离愁便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 , 关于离愁的诗更是数不胜数 , 离乡之情 , 别友之情溢满了文化史 。
身处异地 ,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写到;举头望明月 , 低头思故乡月色凄凉 , 作者独自一人身处异乡 , 望着那轮皎洁的明月 , 思乡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 想起自己在故乡的一切 , 不禁感到无尽的酸楚 , 只能对月空吟 , 留下这千古传颂的名句 。
背景离乡 , 李月也曾吟诵到;仍怜故乡水 , 万里送行舟 。
把自己对家乡的依恋转化为家乡水对自己的万里送别 , 构思何其巧妙 , 感情何甚强烈 , 铺案写下这传颂千古的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