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美人诗词( 五 )


它尽管简单而又混沌 , 但它 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情趣 。
这种简单的文字因此可以称之为史前的书法 。
三、商至西汉--浑然入序的书法 从夏商周 , 经过春秋战国 , 到秦汉王朝 , 二千多年的历史地发展也带动了书法艺术地发展 。

【董美人诗词】

这个时期内各种书法体相续出现 , 有甲骨文、金文、石刻文、简帛朱墨手迹等 , 其中篆书、隶书 、草书、楷书等字体在数百种杂体的筛选淘汰中定型 , 书法艺术开始了有序发展 。
(一)各种书法体简介: 1、甲骨文 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 , 也是现存中国最古的文字 。
刻在甲骨上 , 先用于卜辞(殷代人用龟甲、兽骨占卜 。
占卜后把占卜时期、占卜者的名字、所占卜的事情用刀刻在卜兆的旁边 , 有的还 把过若干日后的吉凶应验也刻上去 。
学者称这种记录为卜辞) , 是对未来事情结果的占卜 , 盛于殷商 。
甲骨文发现于1889年 , 是殷商晚期王室占卜时的记录 , 发现于河南省安阳小屯村一带 , 距今已 3000多年 。
甲骨文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一块瑰宝 , 其笔法已有粗细、轻重、疾徐的变化 , 下笔轻而疾 , 行笔粗而重 , 收笔快而捷 , 具有一定的节奏感 。
笔画转折处方圆皆有 , 方者动峭 , 圆者柔润 。
其线条比陶文更为和谐流畅 , 为中国书法特有的线的艺术奠定了基调和韵律 。
甲骨文结体长方 , 奠定汉字的字型 。
甲骨文的结体随体异形 , 任其自然 。
其章法大小不一 , 方圆多异 , 长扁随形 , 错落多姿而又和谐统一 。
后人所谓参差错落、穿插避让、朝揖呼应、天覆地载等汉字书写原则 , 在甲骨文上已经大体具备 。
2、金文 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 。
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铜器上铭文...
中国从古至今有哪些著名的书法家秦汉李斯、张芝、篆书、汉隶、皇象、蔡邕、石门颂、乙瑛碑、曹全碑、张迁碑、鲜于璜碑、秦诏量铭文、莱子侯刻石、天发神谶碑、阳陵虎符两晋王羲之、王献之、钟繇、索靖、王珣、陆机南北朝泰山经石峪、张猛龙碑、张黑女墓志、敦煌书法、元怀墓志、元晖墓志隋唐五代冯承素、张旭、颜真卿、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孙过庭、李阳冰、贺知章、怀素、李邕、智永、徐浩、柳公权、杨凝式、董美人墓志宋辽金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赵佶、蔡京、朱熹、欧阳修、李建中、林逋、薛绍彭、张即之、吴琚、白玉蟾元代赵孟頫、鲜于枢、康里巎巎、欧阳玄、危素、虞集、赵期颐、倪瓒、饶介、张雨、杨维桢、邓文原明代董其昌、解缙、祝允明、文徵明、唐寅、陈淳、王宠、王铎、倪元璐、黄道周、徐渭、张瑞图清代傅山、金农、邓石如、蒲华、黄慎、郑簠、石涛、赵之谦、吴熙载、姚鼐、姚文田、宋曹、查士标、杨守敬、万经、巴慰祖、翁同龢、沈曾植、吴大徵、汪士慎、李鱓、梁巘、莫友芝、刘墉、郑板桥
中国传统书法介绍展开全部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
中国汉字是劳动人民创造的 , 开始以图画记事 ,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 , 演变成了当今的文字 , 又因祖先发明了用毛笔书写 , 便产生了书法 , 古往今来 , 均以毛笔书写汉字为主 , 至于其他书写形式 , 如硬笔、指书等 , 其书写规律与毛笔书写规律相比 , 并非迥然不同 , 而是基本相通 。
基于索本求源(指甲骨文之后) , 这里重点介绍毛笔书写汉字的规律 。
只要我们对书法有了“狭义”的理解 , 那么对领会“广义的书法”也会大有裨益 。
从狭义讲 , 书法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 。
包括执笔、运笔、点画、结构、布局(分布、行次、章法)等内容 。
例如 , 执笔指实掌虚 , 五指齐力;运笔中锋铺毫;点画意到笔随 , 润峭相同;结构以字立形 , 相安呼应;分布错综复杂 , 疏密得宜 , 虚实相生 , 全章贯气;款识字古款今 , 字大款小 , 宁高勿低等 。
从广义讲 , 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