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原文、翻译及赏析怎么写?( 四 )


第二段,分述山间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 。作者先用排偶句“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描绘出山间两幅对比鲜明的朝暮画面 。接着用“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一句话概括了山间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风光,一季一幅画面 。“朝而往”以下四句是小结,作者直接抒发了自己被美景陶醉的欢乐心情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这是上一段总写“山水之乐”的具体化 。这里用对偶句描写,散句收束,抑扬顿挫,音韵谐美 。
第三段写滁人的游乐和太守的宴饮 。此段描写由景物转移到人事上 。先写滁人之游,描绘出一幅太平祥和的百姓游乐图 。游乐场景映在太守的眼里,便多了一层政治清明的意味 。接着写太守设宴,众宾宴饮之乐 。宴席丰盛而充满野趣,众宾起坐喧哗,乐不可支 。太守乐中酒酣而醉,此醉是为山水之乐而醉,更为能与吏民同乐而醉 。体现太守与下属关系融洽,“政通人和”才能有这样的乐 。
第四段,写宴会散、众人归的情景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之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作者巧妙地用禽鸟之乐衬托游人之乐,又以游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 。但太守之乐与众不同,不是众人所能理解的 。作者并没有袒露胸怀,只含蓄地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此句与醉翁亭的名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前后呼应,并与“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联成一条抒情的线索,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 。
在艺术手法上,这篇文章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意境优美
好的散文应为诗,要创造优美的意境 。所谓意境包含着意和境两个方面的范畴,它是浸润着作者主观感情的艺术画面 。优秀的散文应该有风光绮丽的图画美,给读者独特的审美感受,以悦目而致赏心 。《醉翁亭记》的思想意脉是一个“乐”字,“醉”中之乐,它像一根彩线联缀各幅画面 。而“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放情林木,醉意山水,这是作者的真意 。散文立意犹如设了张本,作者就根据这样的“意”写了秀丽的“境”,从而达到情与景的交融,意与境的相谐 。作者是从这样几方面濡笔,描绘散文境界的 。
山水相映之美 。在作者笔下,醉翁亭的远近左右是一张山水画 。有山,有泉,有林,有亭,然而作者又没有孤立用墨,而是交织一体,既各尽其美,又多样统一 。“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山,风光秀丽,迤俪连绵,苍翠欲滴 。群山作为背景,一圈环绕而过 。林深路曲,泉流弯旋,则“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这样山与泉相依,泉与亭相衬,一幅画中山水亭台,构成诗一般的优美意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