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原文、翻译及赏析怎么写?( 六 )


呼应有方 。前有伏笔,后必照应;藏墨于首,显豁于尾,是《醉翁亭记》结构安排的第三个特点 。文章一开始写道:“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但太守又“名之者谁”暂按不表,埋下伏笔,催人卒读 。直到文章刹尾处,才端示:“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奏到首尾相照之效 。再如“太守乐”呼应了“山水之乐”,乐从山水来,太守乐就有了根据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照应了“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年事既高,又放情山水,太守醉就有了着落 。又如“夕阳在山,人影散乱”,纷纷离去,是因为时令已晚,这便跟前文的“暮而归”又恰成照应,把这句话具体化了 。处处注意呼应照应,就使文章的内在结构经纬分明,严谨周密 。
语言出色
《醉翁亭记》的语言极有特色,格调清丽,遣词凝练,音节铿锵,臻于炉火纯青之境,既有图画美,又有音乐美 。
首先,《醉翁亭记》的语言高度概括,含义丰富 。最突出的是,作者在本文中首创的“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已被同时代和后来的作家所用,例如苏轼在著名的《后赤壁赋》中写秋冬之交的江上景色,就直接借用了“水落石出”一词 。又由于作者用词精当,词句的概括内容很广,因而“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已演变成稳定性强、规范性高的成语,发挥了它们的引申意义 。
其次,《醉翁亭记》的语言凝练精粹,晶莹润畅 。这是作者善于观察事物,精辟地捕捉对象的本质特征并加以提炼的结果 。例如写晨昏景象之异,只用两句就概括殆尽:“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林、岩、晨气、暮霭,均是山间习见之物,以此下笔,切景切境 。同时,“出”“开”联属,“开”是“出”的后果 。“归”“暝”联属,“归”是“暝”的前提 。动词的出神入化,互为因果,使变化着的山景逼真欲现,恍若在即 。又如写四季景物,作者独到地捕捉了富有季节特点的典型情景,以“香”言春,以“繁”状夏,以“洁”喻秋,以“水”写冬,无不情状俱到,精确熨贴 。再如“树木阴翳,鸣声上下”,前句写色,后句传声,兼声兼色,寥寥八字便把薄暮情景表现无遗 。还如“有亭翼然”,仅譬一喻,亭的形状、风貌便画出来活像鸟儿展翅,凌空欲飞 。滤沏文词水分,浓缩语言容量,使之片言能明百意,只字足敌万语,达到妙造精工的地步 。
再次,《醉翁亭记》的语言抑扬抗坠,铿锵悦耳 。全文几乎用“也”收束句尾,又一贯通篇,毫无赘烦之弊,反有灵动之妙,具有一唱三叹的风韵 。它虽是散文,但借用了诗的语言表现形式,散中有整,参差多变 。他安排了不少对句,使句式整饬工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