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原文、翻译及赏析格式怎么样?( 二 )
这首词节奏明快,浑成自然,如水到渠成,不见矫揉造作之迹 。张炎称此词“真是自然而然”(《词源》卷下) 。然“自然”并不等于粗露浅显,这就要求作者有更高的文学素养 。彭孙遹说得好,“词以自然为宗,但自然不从追琢中来,亦率易无味 。如所云绚烂之极仍归于平淡 。……若《无住词》之‘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自然而然者也”(《金粟词话》) 。
陈与义词作虽少,但却受后世推重,而且认为其特点很像苏东坡 。南宋黄升说,陈与义“词虽不多,语意超绝,识者谓其可摩坡仙之垒也 。”(《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一)清陈廷焯也说,陈词如《临江仙》,“笔意超旷,逼近大苏 。”(《白雨斋词话》卷一)陈与义填词时是否有意模仿苏东坡呢?从他的为人,诗作可以看出,他并不是有意模仿,而是感情的自然抒发 。陈与义作诗,近法黄(庭坚)、陈(师道),远宗杜甫,不受苏诗影响 。至于填词,乃是他晚岁退居时的遣兴之作,他以前既非专业作词,所以很不留心当时的词坛风气,可见并未受其影响 。譬如,自从柳永、周邦彦以来,慢词盛行,而陈与义却未作过一首慢词;词至北宋末年,专门雕饰,有矫揉造作之感,周邦彦是以“富艳精工”见称,贺铸亦复如是,而陈与义的词独是疏快自然,不假雕饰;可见陈与义填词是独往独来,自行其是,自然也不会有意学苏(东坡)的 。
不过,他既然擅长作诗,晚岁填词,运以诗法,自然也就会不谋而合,与苏相近了 。以诗法入词,固然可以开拓内容,独创新意,但是仍必须保持词体本质之美,而不可以流露出直粗疏,失去词意 。苏东坡是最先“以诗为词”的,但是苏词的佳作,如《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永遇乐》(明月如霜)、《洞仙歌》(冰肌玉骨)、《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虞美人》(乳燕飞华屋)诸作,都是“如春花散空,不著迹象,使柳枝歌之,正如天风海涛之曲,中多幽咽怨断之音”(夏敬观手批《东坡词》,转引自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 。评词者不可不知此意也 。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赏析二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追忆洛中朋友和旧游而作的 。上片写对已经沦落敌国之手的家乡以及早年自在快乐生活的回顾 。下片宕开笔墨回到现实,概括词人从踏上仕途所经历的颠沛流离和国破家亡的痛苦生活,结句将古今悲慨、国恨家愁,都融入“渔唱”之中,将沉挚的悲感化为旷达的襟怀 。此词直抒胸臆,表情达意真切感人,通过上下两片的今昔对比,萌生对家国和人生的惊叹与感慨,韵味深远绵长 。
上片忆旧 。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回想往昔在午桥桥上宴饮,在一起喝酒的人大多是英雄豪杰 。用“忆”字开篇,直接了当把往事展开来 。“午桥”是唐代白居易、刘禹锡、裴度吟诗唱和、举杯相欢的地方 。作者青年时期,追寻遗韵,仰慕前贤,在故乡洛阳,与当时“豪英”一起,也在午桥宴饮聚会,把酒临风 。
- 萱草花诗词
- 杨慎 诗词集
- 临江仙_群英聚会诗词
- 临江仙诗词检测
- 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原文、翻译及赏析怎么写?
- 求晏几道的所有经典诗词
- 杨慎写临江仙几岁,发生过什么
- 临江仙风乍起秋意浓现代原创诗词
- 求关于孙尚香的诗词,古风的~~
- 描写刘备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