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结尾的诗词( 八 )


”结尾写道:“四年来,这件 珍贵的衬衫,我精心地收藏着,没有舍得穿它一次 。
”《白杨礼赞》结尾与开头呼应道:“我要高声赞美白 杨树!” 3、卒章显志式 。
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 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或者在全文即将煞尾时,把写作意旨交待清楚,所以这种结尾方法又称“画龙点晴 式” 。
如《枣核》结尾写道:“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 的 。
”《记一辆纺车》结尾写道:“跟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 。
——记一辆纺车 。
” 4、名言警句式 。
用名言、警名、诗句收尾,着意于引申文章,揭示某种人生的真谛 。
它往往出现在散 文、记叙文、杂文的结尾,用三言两语,表述出含意深刻的耐人寻味的哲理或警策性内容,使之深深地印在 读者的心中,起到“言已尽,意无穷”的效果 。
《驿路梨花》结尾写道:“驿路梨花处处开 。
” 5、抒情议论式 。
用抒情议论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 读者的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这种结尾方式主要用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也可用于说明文、议论 文的写作 。
抒情议论式结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采取这种方式结尾比较自由,好的“抒情议论”式结 尾必然油然而生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充足感 。
如《花市》的结尾写道:“她笑微微地站在百花丛中,也 像一枝花,像一枝挺秀淡雅的兰花吧 。
”再如《回忆我的母亲》结尾的两个自然段就是很典型的抒情议论式 的结尾 。
作文要一气呵成,结尾与前面正文一线相生,不可缺痕 。
作文的结尾与开头一样,是篇篇各异的,但也 有其规律可循 。
上面的几种结尾方式仅仅只是一些常用的结尾方式,切忌生搬硬套,真正好的结尾存在于考 生的平时扎实的训练之中,存在于考生的临场发挥,存在于考生的“诗外之功” 。
请看一位考生作文的结尾: 假如生命不再拥有绿色,依然还在求索的我们,为什么不行动起来,保护绿色,保护环境,让我们永远都拥有绿色 。
到那时,绿色才会高唱:“我轻轻的来,正如你(沙漠)悄悄地走……”(佚名《假如生命不 再拥有绿色》) 评点:作者自然地由环境想到了绿色,然后围绕“假如生命不再拥有绿色”展开话题,文章开篇通 过 “过去”、“今天”、“明天”的对比,突出环境正在恶化,绿色正在减少,自然引出忧虑 。
接着又巧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的佳句,引出对生命没有绿色的思考,给人留下想像 的空间 。
中学生朋友们,文无定法,究竟用哪一种结尾法,还要根据文体要求和自己的喜好而定,不能照搬教条 。
如有的可用议论式,有的可用描写式,有的可用悬念式,有的可用引用式,等 等,不一而足 。
还需要中学生朋友们在实践中多训练多体会,努力去探索,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
这样,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写出“当如撞钟,余音绕梁”的结尾来 。
【迁移训练】 古人说过:“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