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组总结

教研组是学校落实教学工作 , 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 , 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基地 , 是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组织 。
近年来 , 我科常组在学校教导处的悉心关怀指导下 , 在本组的积极努力下 , 在合作研究型教研组建设方面 , 大有改观 。本组从以下几个方面回报 。
一、以加强科学知识、业务理论学习 , 武装组员
曾几何 , 有人说过:“要使学生一杯水 , 老师要有一桶水 。”不知过了多少年 , 又有人说 , 要使学生一桶水 , 老师要有一条河 。也许若干年以后 , 又有人会说 , 要使学生一桶水 , 老师要有大海那样的深 , 大海那样的广 。可见 , 老师的知识需要不断更新 , 不断的发展 。一个拥有扎实功底的老师 , 在教学实践中得心应手 , 反之 , 寸步难行 。为此 , 我组本学期加强了科学知识和业务理论学习 。我们学习了美国小学主流科学教材:《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 , 《笔记大自然》 。我们学习了《教学设计原理》、《小学自然教材教法》等相关业务知识 , 并利用教研活动时间 , 作了《加强主题设计 , 提高教学有效性》专题讲座 。通过学习切磋 , 我们努力突破教学常规 , 用科学理论业务知识武装自己 。
二、以课堂主阵地为背景 , 开展合作教研活动
1)更新组员教学观念 , 突破教学常规
多少年来 , 甚至至今为止 , 我们大多老师评价一节课时 , 或多或少去关注 , 去片面追求一堂课的完整性 , 如从课的导入到课的结束 , 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免流行形式 , 很少去深入思考学生在课堂上解决什么问题 , 解决几个问题才适度?老师很少去关注学生的思维有没有发展 , 新概念是否形成等 。因此 , 本学期 , 我们首先通过美国主流科学和教学设计理念的学习 , 更新组员教学理念 , 突破教学定向思维 , 将新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 。例如 , 陈豪老师执教的三年级牛津自然教材第六单元《液态、固态、气态》第二课时--《水的三态变化》 。按常规教学将水、水蒸气、冰放在一课时解决 , 从教学形式上来说 , 过渡自然 , 内容环环相扣 , 但稍作仔细研究发现 , 整堂课实验操作过多过杂 , 恰似“蜻蜓点水” , 究其原因 , 由于老师受常规的定向思维影响 , 因而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深入探究水的三态之间的变化 , 针对这种现象 , 我组大胆设想 , 打破教学常规 , 将本单元三课时内容 , 划分成两课时来执教 , 水蒸气一课时 , 水和冰为一课时 。经过课时调整 , 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空间去探究水和冰之间的相互转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