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组总结( 六 )


(2)浏览法 。主要针对一些长篇的书籍 , 例如名著《西游记》、《水浒传》等 。教材中节选了一些中外名著的各种章节 , 在指导学生阅读原著时 , 要求可放宽 , 只作走马观花的浏览 。这种阅读不受时间限制 , 比较轻松 , 而且文艺作品故事性强 , 有很大的吸引力 , 阅读速度自然加快 , 读后掩卷而思 , 也有不少可回味品评的东西 。
(3)速读法 , 即不发音、不辩读、不转移视线 , 用尽量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 , 并能正确理解文章的阅读方法 。其特点是快 , 要求读得快 , 理解得快 。
(4)选读法 。要根据自己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来读,读时做到目光只扫描最关键的词句只取所需,以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迅速捕捉所需信息的能力 。
(5)批注阅读法 。就是在阅读过程中边读边批注的方法 。预先确定阅读批注的符号和格式 , 引导学生做到一边阅读 , 一边勾画 , 或写上几句心得 , 随读随写 , 既动脑又动手 。
2、激发兴趣 , 提高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为了贯彻落实《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 , 我们年级组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 使课外阅读的内容安排、组织形式等尽可能地满足于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 , 使学生乐读、爱读 , 使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 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1)情意感召法 。既经常创设一种浓厚的?书香?氛围 , 和激动人心的?书林?境界 , 让学生产生一种置身于精神文明宝库的神圣感 。比如 , 搜集关于读书的名言 , 进行评说、欣赏;讲诉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 , 进行对比、教育;组织参观新华书店、有一定规模的图书馆 , 让学生感受到书海浩瀚和读书之乐趣 , 从而激起对读书人的崇拜 , 对书的渴望 , 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 。
(2)交流展示法 。当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以后 , 为了稳定和保持这种兴趣 , 并且也为了获取他们课外阅读效果的反馈信息 , 我们们采用了交流展示的方法 , 比如?一人一条新闻?、?一人一个故事?、?一人一篇演讲?等 , 让学生将课外阅读中所风的大事要闻、奇事怪物、民情风俗、自然风光等说出来;其次每学期不定期地搞一二次书面交流活动 , 比如优美片断摘记汇展、读书笔记结集等 。这些做法 , 可以激发全体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