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不惊人的诗词( 二 )


割断历史、否认联系 , 盲目的嗤笑传统、否定前人 , 必然导致民族虚无主义 。
(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 就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
研究任何我 , 都不能割断历史 , 都不能以今天的成熟去否定昨天的幼稚 。
对前人要采取历史主义的态度 , 不能用今天的淹灌和标准去看待和衡量过去 , 更不能苛求古人 。
(3)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观点看问题 , 一方面 , 要正确分析和区分前人的成就和缺陷、是与非、功与过、精华与糟粕等;另一方面 , 还要进一步分清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 哪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等 。
【题目】八阵图 (唐 杜甫)【诗词原文】功盖三分国 , 名成八阵图 。
减流石不转 , 遗恨失吞吴 。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 ,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整体和部分(全局和局部) , 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
首先 , 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
其次 , 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
在某种条件下 , 关键的部分甚至能够对全局和整体起决定性作用 。
诸葛亮多年苦心经营 , 巧妙布置八阵图 , 都是为了一个全局性的战略目标——“吞吴” , 而刘备的报仇之举则是部分、局部的小目标 。
办事情只有从整体着眼 , 统筹全局 , 才能选择最佳方案 , 以求实现最有目标 。
刘备意气用事 , 仅从局部着眼 , 贸然发动进攻 , 结果不仅局部遭到失败 , 而且还从根本上破坏了诸葛亮苦心筹划的战略大局 , 使“吞吴”大计泡影 。
这首诗以生动鲜明的历史事实昭示后人:树立全局观念 , 局部服从全局是多么重要 。
【题目】观书有感 (宋 朱熹)【诗词原文】半亩方塘一鉴开 , 天光云影共徘徊 。
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
【哲理】以池塘为喻 , 说明了为学之道 , 必须不断积累 , 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 。
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 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 。
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 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 。
这种运动一旦停止 , 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 。
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 , 不断积累 , 一个人的学问也就回变成一潭死水 , 毫无生气和进展了 。
治学之道如此 , 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
【题目】草 (唐 白居易)【诗词原文】离离原上草 , 一岁一枯荣 。
野火烧不尽 , 春风吹又生 。
远芳侵古道 , 晴翠接荒城 。
又送王孙去 , 萋萋满别情 。
【哲理】说明世界上的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 而这种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基本的秩序 , 都是有规律的 。
规律是客观的 , 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唯物辩证法认为 ,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 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
这首诗常被用来比喻新事物的强大啊生命力 。
尽管有严寒相逼 , 有野火摧残 , 旧事物的威力可谓横肆暴虐 , 却无法改变客观规律 。
新事物在春风吹拂下 , 正蓬蓬勃勃 , 一派生机 。
三、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题目】寄兴 (宋 戴复古)【诗词原文】黄金无足色 , 白璧有微瑕 。
求人不求备 , 妾愿老君家 。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 ,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 因此 , 我们要如实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 , 就必须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 全面地看问题 。
我们对人、对事、对己 , 都要一分为二 , 如果责备求全 , 就是一点论 , 就会犯片面性、绝对化的错误 。
【题目】雪梅 (宋 卢梅坡)【诗词原文】梅雪争春未肯降 , 骚人阁笔费评章 。
梅须逊许雪三分白 , 雪却输梅一段香 。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 , 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 , 就在于她们各有其特殊性的矛盾...
貌不惊人的近义词是什么古代美女:粉红玫瑰香紧身袍袍袖上衣 , 下罩翠绿烟纱散花裙 , 腰间用金丝软烟罗系成一个大大的蝴蝶结 , 鬓发低垂斜插碧玉瓒凤钗 , 显的体态修长妖妖艳艳勾人魂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