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章算术》读后感如何写?( 三 )


在此后一千多年间,《九章算术》一直是我国的数学教科书 。它还影响到国外,日本也都曾把它当作教科书 。书中不少题目,后来还出现于印度的数学著作中,并且传到了中世纪的欧洲 。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魏晋时人,生卒年不详)曾为该书作注 。
《九章算术》是以数学问题集的形式编写的,共收集二百四十六个问题及各个问题的解答,按性质分类,每类为一章,计有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和勾股九章故称《九章算术》 。
《九章算术》中的各类数学问题,都是从我国古代人民丰富的社会实践中提炼出来的,与当时的社会生产、经济,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 。
在同一时期的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很难找到一部数学著作象?九章算术》这样,包罗了如此丰富的深刻的数学知识 。
《九章算术》的意义还远不止于它在中国数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更以一系列“世界之最”的成就,反映出我国古代数学在秦汉时期已经取得在全世界领先发展的地位 。这种领先地位一直保持到公元十四世纪初 。
《九章算术》最早系统地叙述了分数约分,通分和四则运算的法则 。象这样系统的叙述,印度在公元七世纪时才出现欧洲就更迟了 。欧洲中世纪时作整数四则运算就够难的了 。作分数运算更是“难于上青天”,有一句西方谚语,形容一个人陷入困境,就说他“掉进分数里去了” 。

《九章算术》读后感如何写?


《九章算术》的结构特点:按应用方向或主要应用的数学模型把全书划分为若干章,在每一章内举出若干个实际问题,对每个问题都给出答案,然后给出这一类问题的算法 。《九章算术》中称这种算法为“术”,按“术”给出的程序去做就一定能求出问题的答案来 。历来数学家对《九章算术》的注、校基本上都是在“术”上作文章,即不断改进算法 。
算法化的内容是完全适合于开放性的归纳体系的 。这种体系首先就是要解决实际问题 。要迅速地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莫过于给出一个算法 。
还应该特别指出,《九章算术》的算法化内容是与算筹的发明和应用分不开的 。据专家估计,至迟在公元前5世纪,算筹就已开始使用了 。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九章算术》广泛地采用了模型化方法 。它在每一章中所设置的问题,都是在大量的实际问题中选择具有典型性的现实原型,然后再通过“术”(即算法)转化成数学模型 。其中有些章就是探讨某种数学模型的应用的——其章的标题也就是 。这种数学模型的名称,如“勾股”、“方程”等章 。“衰分”、“少广”等章也是由数学模型开始的 。
模型化的方法与开放性的归纳体系及算法化的内容是相适应的 。模型法的各个模型之间当然也有一定的联系,但它们有较大的独立性,一个模型的建立并不太严格地依赖于其他模型,因此随时都可以由实践中提炼出新的模型 。在这种体系里,算法是适合一定的模型的,因此,算法化的内容与模型化的方法是分不开的,只有采用了数学模型方法才能得到有关的一类问题的算法,这在现代计算理论中也是一个确定不移的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