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读后感怎么写?( 四 )


《资治通鉴》真是一本好书,我要好好珍藏它,到时传给我的下一代 。

资治通鉴读后感怎么写?


暑假,我读了《资治通鉴》(译本) 。《资治通鉴》原著有304万个字,我觉得司马光这个人真了不起,他能写出如此规模宏大的历史作品 。这本书的时间跨度很长,从春秋战国时期到北宋时期,整整一千多年的历史故事都讲遍了 。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资治通鉴》这本书名字的由来 。宋神宗读了这本书,认为此书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
书中我最喜欢的故事是"毛遂自荐".公元前262年,秦国派兵攻打赵国 。赵国的兵力很弱,很容易被打败 。于是,赵王与平原君商议退敌的计策,平原君说:"楚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只要跟他们结成同盟,他们就会派兵来解围 。"平原君准备挑选二十个文武双全的人去说服楚王,可是在众多的说客中能文的人不能武,能武的人不能文 。最后挑来挑去还差一个人,这时有个叫毛遂的人主动要求一同与平原君前往楚国,许多人都嘲笑他自不量力 。但是,平原君最终同意了他一同去楚国 。第二天他们到了楚国,很多说客说了一上午都没有说服楚王 。毛遂走进宫殿对楚王说:"楚国有五千里土地,上百万装备精良的士兵,这些都是称霸天下的资本,没有那个国家可以抵挡 。秦国打败了楚国很多次,此时我们赵国和楚国若结成同盟,一鼓作气肯定能打败秦国 。"就这样,楚国和赵国结成同盟并打败了秦国 。事后,毛遂被封成上宾 。
《资治通鉴》这本书把历史写得很有趣,通过对国家兴衰、民族兴亡的描述警示后人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 。

资治通鉴读后感怎么写?


孙子说:“不动如山,动如雷震 。”赵国常与匈奴交战,每每失利,赵王改派李牧把守边疆 。李牧每日犒劳将士,不允许出战,连续几年赵国都没有什么损失,赵王和匈奴都以为李牧怯懦 。由此匈奴军队军纪开始松散,越来越缺乏组织,以致士气大减 。赵国将士们每日接受赏赐却没有机会为国家效力,都愿意一战,后来大破匈奴军队 。这就好比在收到别人攻击或排挤时,不要立即报复,要学会忍耐 。表现出自己宽容大度的一面,对身边支持自己的人多多施以恩惠,有更多的人支持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若他以为你胆小懦弱,更加骄横,这就可以找准机会给予致命一击,此所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
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自古以来,能成就大事的人,他们的胆识绝对不是常人能及的 。敢作别人之不敢作,敢为别人之不敢为 。此外一点,就是不贪图小利 。智襄子是晋国四卿之一,因为贪图小利,向韩康子、魏桓子、赵襄子三大夫勒索土地 。韩子、魏子都惧怕他,赠予了土地,唯独赵子不与 。智襄子率魏韩攻赵,反被赵魏韩灭族 。由此可见,不管自己势力再强大,占别人的小便宜多了,时间一久必然会引起公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