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古诗词( 三 )


发了奖金不再直奔化妆品柜台,而是会给爱人买一双柔软的鞋子 。
你会带女儿奔到海边看一回大海,冲到上海去看一场F1比赛,在她最想圆某个梦而你又有能力的时候帮她圆了,因为梦也会凋谢 。
你学着把菜炒香,把汤熬得很鲜,你通过这些小事去传递爱 。
你知道,也许过不了多久,今天还围着餐桌的父母将无踪可觅 。
女儿很快也会张开翅膀去寻找自己的天空 。
她将不会再每天一回家就拽着你的衣襟给你“播报”班上的新闻,也不会再往沙发上一躺,就把臭脚丫往你怀里塞了 。
幸福在流逝 。
相应的,有的东西却在不经意间被抽离了 。
不再想通过变换外形修改自己了,自己接纳了自己不就等于让世界接纳了自己吗?现在,你会把一件衣服穿好几年,把一部手机用到无法再用,你想在这套旧房子里一直住到老 。
越来越多的同事已经开着自己的车上下班了,你却干脆连班车也不坐,改成了跑步上下班 。
由此你获得了一种自由和力量,你依赖的东西原来很少,生存其实并不困难 。
生活就是这样,当你退到了潮流的边缘,潮流反而成了不相干的背景 。
你也能和自己的工作和平相处了,不像以前那样蚂蚱似的在各个行当里乱跳了 。
因为你明白了无论什么工作,都像一块布,各有其细致明艳的正面,也有粗糙暗淡的背面 。
到了中年,生命已经流过了青春湍急的峡谷,来到了相对开阔之地,变得从容清澈起来 。
花儿谢了不必欷,还有果实呢 。
都说四十不惑,人到了中年,就知晓很多事?你好,“四十不惑”的意思是“人到了四十岁,就不为外物所迷惑” 。
这里需注意,“四十不惑”只是古人的一个说法而已,算不上科学结论 。
至于人到中年就知晓很多事?我并不这么认为 。
不是我不尊重长辈,而是无数次事实告诉我,长辈也是人,知识面也很有限 。
年龄是助长一个人阅历的最直接方式,活得越久,听说过的信息和做过的事情就越来越多,经验丰富在所难免,懂得的东西很多也是人之常情 。

【人到中年古诗词】

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是越活越进步呢?我看未必 。
有的人年青的时候勤奋上进,事事亲力亲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但有些许进步后就开始骄傲自满,整天活在自己是成功人士的状态里,时间久了,以前懂得的东西都忘了,周围的人这些年都在进步,而他反而在退步,这就不能算是人到中年就知晓很多事了 。
以上是从人的知识面、阅历和经验方面的分析 。
接下来,我要说下情感方面 。
人到中年,经历过各种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懂得了取舍和求不得 。
人到中年,蓦然回首,才发现曾经一起看过风清,一起等过花开,一起悲欢与共的人,早已离你远去 。
而那些执手凝视的背影,恍若流水的诺言,也成了一桩桩残缺不全的记忆 。
因为经历过、珍惜过、且爱过,所以相比起年轻人,中年人对感情之事知晓得更多 。
描写“人到中年对时间流逝敏感”的诗句有哪些? (宋)岳飞《满江红》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
(晋)陶渊明《杂诗》时光永留,我们逝去世间何物催人老,半是鸡声半马蹄 。
(清)王九龄《题旅店》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八千里路云和月,空悲切 。
君不见,白了少年头,读无眠,朝如青丝暮成雪 。
莫等闲,去时年 。
老夫喜作黄昏颂 。
三十功名尘与土,满目青山夕照明,高堂明镜悲白发,奔流到海不复回,揽尽风雨苦亦甜 。
夜阑珊,黄河之水天下来,不再清闲,望着洒满月光的星星一路向前 。
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
(唐)杜牧《送隐者一绝》君不见,听尽春言,每天都是新的一片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宋)晏殊《浣溪沙》重回首,绿了芭蕉 。
(宋)蒋捷《一剪梅》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