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乌江风景的诗词( 四 )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 6、平生好游不知止,二十三年十万里 。
鸦飞不到雁飞回,中有劳人双屐齿 。
——查初 7、一蓑一笠一髯叟,一丈长竿一寸钩,一山一水一明月,一人独钓一海秋 。
--钓鱼台 8、一衣带水连双山,绿树成荫桃花艳 。
神仙乐居此宝地,不知仙间是人间 。
——汉武帝 9、爱山爱水成吾癖,一笑艰辛亦饱经 。
虎舌龙牙初脱险,又题诗上绿波亭——查初白...
列举三首写项羽乌江自刎的诗词《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
《乌江亭》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咏项羽》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乌江亭:乌江亭,在今安徽省和县东北的乌江浦,自古为一渡口,秦汉之时即设有亭长,是我国最早的驿亭之一 。
楚汉相争时,西楚霸王项羽在此兵败自尽,乌江亭由此闻名古今 。
简介:地处皖苏交界与六朝古都南京紧邻,紧依长三角地区的和县乌江镇,素有"金陵门户"之美誉 。
早在两千多年前,楚汉相争的悲壮历史就在这里宣告结束,霸王项羽就在这里自刎身亡 。
其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引来无数墨客骚人、诸多名家来此凭吊,如唐朝诗人张籍、南宋爱国词人张孝祥、近代书豪范培开、当代草圣林散之都出生于乌江,留下他们奋斗的足迹,而今古镇乌江正沿着新世纪东向发展,加速融入长三角的改革步伐扬蹄奋进!荣列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安徽省五大边贸集镇、安徽省劳务培训基地 。
走进古镇乌江,展现在您眼前的是一幅动人的画卷:宛如一条白练的驷马新河深情地环绕着乌江镇,河面上汽笛长鸣,船帆点点;宽阔整洁的"井"字大街两旁,商品云集于市,人潮如织,耸立于凤凰山上的霸王祠远眺着花红柳绿、美丽壮观的驷马山景区,南北对峙,一古一今,相映成趣 。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
题乌江亭赏析:诗作首句直截了当地指出胜败乃兵家之常这一普通常识,并暗示关键在于如何对待的问题,为以下作好铺垫 。
“事不期”,是说胜败的事,不能预料 。
次句强调指出只有“包羞忍耻”,才是“男儿” 。
项羽遭到挫折便灰心丧气,含羞自刎,怎么算得上真下的“男子汉”呢?“男子汉”三字,令人联想到自诩为力超过山河,气可盖世的西楚霸王,直到临死,还未找到自己失败的原因,只是归咎于“时不利”而羞愤自杀,有愧于他的“英雄”称号 。
第三句“江东子弟多才俊”,是对亭长建议“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的艺术概括 。
人们历来欣赏项羽“无面见江东父兄”一语,认为表现了他的气节 。
其实这恰好反映了他的刚愎自用,听不进亭长忠言 。
他错过了韩信,气死了范增,确是愚蠢得可笑 。
然而在这最后关头,如果他能面对现实,“包羞忍耻”,采纳忠言,重返江东,再整旗鼓,则胜负之数,或未易量 。
这就又落脚到了末句 。
“卷土重来未可知”,是全诗最得力的句子,其意盖谓如能做到这样,还是大有可为的;可惜的是项羽却不肯放下架子而自刎了 。
这样就为上面一、二两句提供了有力的依据,而这样急转直下,一气呵成,令人想见“江东子弟”“卷土重来”的情状,是颇有气势的 。
同时,在惋惜、批判、讽刺之余,又表明了“败不馁”的道理,也是颇有积极意义的 。
此诗与《赤壁》诗一样,议论战争成败之理,提出自己对历史上已有结局的战争的假设性推想 。
首句言胜败乃兵家常事 。
次句批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缺乏大将气度 。
三四句设想项羽假如回江东重整旗鼓,说不定就可以卷土重来 。
这句有对项羽负气自刎的惋惜,但主要的意思却是批评他不善于把握机遇,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不善于得人、用人 。
司马迁曾以史家眼光批评项羽“天亡我,非战之罪”的执迷不悟 。
杜牧则以兵家的眼光论成败由人之理 。
二人都注重人事,但司马迁是总结已然之教训,强调其必败之原因;杜牧则是假想未然之机会,强调兵家须有远见卓识和不屈不挠的意志 。
议论不落传统说法的窠臼,是杜牧咏史诗的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