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碣石山诗词( 五 )


比较起来 , 当然是碣石道易行多了 。
碣石道除碣石山一带有较窄的峡谷外 , 多为平川之地 。
在一般情况下 , 人们多走碣石道 , 极少走卢龙道 。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夏五月 , 曹操率领大军“至无终” , 准备出击乌桓 , 没有走碣石道 , 而是上徐无山(古山名 , 在今河北省遵化市一带) , “出卢龙 , 堑山堙谷五百里”(《水经注·辽水》) , 经白檀(古县名 , 治所在今河北省滦平县东北) , 历平刚(古县名 , 为西汉时右北平郡治所 , 故治在今河北省平泉县与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交界一带) , “涉鲜卑庭 , 东指柳城” , 在白狼山(古山名 , 今名白鹿山 , 在今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东部)与乌桓交战 , 一举斩杀辽西乌桓首领蹋顿 , 大获全胜 。
这里说的“出卢龙 , 堑山堙谷五百里” , 指的就是卢龙道 , 大概是因曹操经由此道出兵杀死了蹋顿 , 后来此道又被称为“蹋顿道” 。
隋炀帝於大业八年春正月遣二十四军分道出征高丽时 , 右第七军出的就是“蹋顿道” 。
曹操当年出征时为何不走碣石道 , 而走卢龙道呢?这是因为 , 在那一年夏天“云行雨步 , 超越九江之臯”(曹操《步出夏门行·艳》) , “时方夏水雨 , 而滨海洿下 , 泞滞不通 , 虏亦遮守蹊要 , 军不得进”(《三国志·魏书·田畴传》) 。
也就是说 , 是夏连降暴雨 , 江河涨溢 , 沿海各河道洪水泛滥 , 极难行军 , 乃至“秋七月”依然是“大水 , 傍海道不通” , 其“云行雨步”之况 , 已经“超越”了“九江之臯”(南方的沼泽地带) 。
当时 , 被“请为乡导”的无终隐士田畴指出:“此道 , 秋夏每常有水 , 浅不通车马 , 深不载舟船 , 为难久矣 。
旧北平郡治在平冈 , 道出卢龙 , 达於柳城 。
自建武以来 , 陷坏断绝 , 垂二百载 , 而尚有微径可从 。
今虏将以大军当由无终 , 不得进而退 , 懈弛无备 。
若嘿回军 , 从卢龙口越白檀之险 , 出空虚之地 , 路近而便 , 掩其不备 , 蹋顿之首可不战...
七年级上册古诗四首意思展开全部 观沧海:东行登上碣石山 , 来观赏大海 。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 , 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 , 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
秋风飒飒 , 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
日月的运行 , 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 。
银河星光灿烂 , 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
真是幸运极了 , 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
注释: ①碣石:山名 。
碣石山有二 , 这时指的大碣石山 。
一说即指今河北省昌黎县的碣石山 。
②澹澹:水波摇荡貌 。
③竦峙:耸立 。
④星汉:银河 。
次北固山下:旅客要走的道路呀 , 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 。
江上碧波荡漾 , 我正好乘船向前 。
潮水上涨 , 与岸齐平 , 江面变得开阔无边 。
和风吹拂 , 风向不偏 , 一叶白帆好像悬挂在高远江天 。
红日从东海上诞生了 , 冲破残夜 , 驱尽大地的黑暗 。
大江弥漫着温煦的气息 , 春天提早进入了旧年 。
我多么思念亲爱的故乡 , 书信早已写好 , 如何寄回家园?掠过晴空的北归鸿雁啊 , 拜托你们 , 把信捎到洛阳那边 。
钱塘湖春行: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 , 湖面春水刚与堤平 , 白云重重叠叠 , 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 , 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 。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 , 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 , 游览不够 , 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