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大道理读后感怎么写?( 六 )


精彩分享:
1、除法和分数教学 , 最常用的情境是“平均分物” 。例如 , 将一些饼干平均分给小朋友 。这一数学模型涉及两种除法 , 俗称“等分除”和“包含除” 。但是我国的除法教学和教材编写 , 都畸形地偏向等分除 , 以致形成了片面的思维定势 , 这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不利 。
2、所谓除法 , 是指“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 , 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这两个因数的地位平等 。例如 , 在分饼干的情境中 , 饼干总数=人数×份额 。参与平均分的人数和每人分得的数量 , 是构成饼干总数这一乘积的两个地位平等的因素 。这样一来 , 从除法的意义进行分析 , 等分除和包含除乃是同一个情境里两类互相依存的除法问题 。可以说二者是一对“孪生兄弟” , 彼此密切相关 。
3、如果我们随意问学生:“什么时候要用除法?”多半的回答只是把一些东西平均分给几个人 , 除一下 , 就知道每人分得多少了 。这就是说 , 绝大多数学生把除法等同于等分除了 。一对“孪生兄弟” , 偏爱一个 。
读后感悟:
第一次认识“等分除”和“包含除” , 并不是在课本里 , 而是在教学除法时 , 办公室老师一起讨论时从前辈们口中听来的 。对于除法运算的引入 , 传统教材中人为地将除法划分为“等分除”和“包含除”这两种类型 。现行教材中没有再进行刻意的分类 , 而事实上 , 无论是哪一种 , 他们都表示将整体分成若干相等的部分 。至于是求份数还是每一份是多少就有了“等分除”和“包含除”的区别 。
我自认为在教学除法的意义时将两种情况讲得很清楚 , 在当时的练习检测中也并未出现太大的问题 , 可是一段时间之后 , 尤其是在学习分数之后 , 问题一点点浮现出来 。前几天教学“分数与除法”时 , 我问学生:“你是怎么理解除法的?”他们的回答很一致:平均分 。我追问:“举个例子说说?”孩子们的回答更一致了:把20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 , 每人分几个?一盒铅笔有12只 , 平均分给3个人 , 每人能分到几只铅笔
几乎所有的孩子列举的都是“等分除” ,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想了想 , 一方面就像书中提到的 , 教材呈现的问题多侧重于“等分除” , 另一方面 , 可能也有老师平常的言语暗示 , 我们自己也倾向于“等分除”更好理解和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