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麻韵诗词( 五 )


唐代诗人刘禹锡脍炙人口的《乌衣巷》,诗中也有一个“斜”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这首诗里的“斜”,与我们开头看到的几首里的一样,句末都是押“a”的韵,“花hūa”“斜xiᔓ家jiā” 。
这些诗的作者,都是当时著名的诗人,他们不可能连韵律都不讲究 。
倘若古时“斜”字不是有“xiá”的读音,诗人怎么会用它呢?今天我们可以尝试一下,诵读时若把“斜”字读成“xié”的音,整篇古诗的韵味便会大大降低 。
元曲《中吕.山坡羊.燕子》中,“斜”变韵了:“语喃喃,忙劫劫,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xié” 。
同样的意思,韵脚有了明显的改变 。
无独有偶 。
再如贯云石《双调.清江引.立春》:“金钗影摇春燕斜,木生春叶,水塘春始波,火候春渐热 。
土牛儿载将春倒也” 。
元曲《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从曲中韵脚看,“斜”的读音明显改变为xié 。
如还读作xiá,则韵脚大乱 。
综述,斜 古诗文到底怎么发音,要看怎么押韵
写诗的平仄韵律展开全部诗词的平仄诗词是依照中古音系统作的,为了保持音乐性,要依照中古音的系统读 。
(仿作是否也要照猫画虎,问题复杂,以后谈 。
)这是原则,或理想;真去读,就不能不顾事实的一面 。
事实是我们不能完全照办 。
理由很多,其中最有力的一项是,以普通话为标准,我们已经没有入声 。
笼而统之说,字字照《诗韵》发音,不只不可能,而且太麻烦 。
不可能,只好放松一些 。
放松还可以有宽严的等级之别:严是平仄(不是四声)完全从旧,宽是只有关键字从旧 。
以杜甫《咏怀古迹五首》(“群山万壑赴荆门”)一首为例: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
加点的字都是读音古今有别的(当然还是就语音系统说),其中除“论”这里旧读平声以外,都是入声字 。
照入声读不可能,只好退一步,满足于维持仄声,即读如去声 。
这是严的一路,即凡入声字都读如去声 。
可以再放松,只关键字维持仄声,其他非关键字从今音 。
这样,变读的字就只剩下“识”、“论”两个(“曲”读上声,不变为去声也可以) 。
为什么可以这样放松?以下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
问题由音乐性来,相当复杂,甚至相当微妙 。
前面说过,格律是音乐性的基础,这话没说清楚;想说清楚,就要理清音乐性和格律的关系 。
先打个比方,音乐性是道德性的,要求严而细;格律是法律性的,所谓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
道德管得宽,兼及路遇佳人多看几眼的小事(所谓诛心) 。
法律就不能这样,只要没严重到动手动脚就不管 。
音乐性也是这样,也许情调的不同也应该算在内吧?如果竟是这样,那就,例如平声韵开朗,仄声韵沉闷,也就与音乐性有关了 。
还可以加细,如同是平声,十五删韵宜于表现豪放,五微韵宜于表现怅惘,也就与音乐性有关了 。
还可以再加细,甚至同是仄声,同是十灰韵,以杜甫的格调高的“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一联为例,上声的“扫”换为去声字,“开”换为“裁”,且不问意义,音乐性也会差一些吧?这类细微的地方,我们一向不管,是因为:一,不能知道得一清二楚,因而就抓不准;二,即使弄得清,法令如牛毛,负担太重,也必将苦于无所适从 。
于是不得不退一步,走切实可行的一条路,也就是粗略的一条路,只求合于格律 。
格律保证的是明显而重大的音乐性,此外就都交给作者去神而明之了 。
格律,与声音有关的主要是两种:一是押韵,二是平仄协调 。
先说押韵,这是用回环的方式以表现音乐美 。
韵字一般放在句尾 。
说一般,因为,如《诗经·周南·关睢》“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韵字是放在句尾的虚字之前 。
中古以来的诗词之作就不再有这种形式,所以也可以说,韵字都是放在句尾 。
押韵的格律要求是韵字要同韵(这是就近体说,古体和词限制较宽,详情留到后面说),所以读,遇到韵字古今音不同(主要是平仄不同)的,就要从旧,以保持押韵的音乐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