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语法讲座

诗词语法讲座

诗词的语法特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由于文体的不同 , 诗词的语法和散文的语法并非完全一样的 。
由于格律诗词的篇幅短小 , 语言精练 , 这就使得诗句与现代汉语中一般散文语句在语 法结构上具有不同的特点 。
律诗为字数及平仄规则所制约 , 要求在语法上比较自由;词既以律句为主 , 它的语法也和律诗相近 。
这种语法上的自由 ,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诗 词的艺术效果 。
它主要表现在词语的省略、错列和名词性语式等方面 。
修辞手段是修饰语言的技巧 , 运用得好 , 能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 , 古代的诗人、词人在写诗填词时 , 就很注意运用修辞手段 。
诗词注重精炼 , 以尽 量少的文字表达尽量丰富的内容 。
诗词中的“词”讲解有什么精要?诗词中的“词”是诗的别体 , 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 , 到了宋代 , 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 , 进入了全盛时期.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 , 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 , 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 , 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 , 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讲解诗词中的“词”我想主要包括三大方面:1、背景介绍:包括词作者的相当介绍、写作年代与环境的介绍等2、核心理词句赏析3、词牌知识讲即指语法方面的知识 , 如词牌句式结构、韵律的特点等等.
诗词讲座:关于对联一 , 基础1.仄起平收(一二为平 , 三四为仄;阴平阳平为平 , 上去入为仄 。
)例:沉舟侧畔千帆过 , 病树前头万木春 。
(平平仄仄平平仄 , 仄仄平平仄仄平 。
)2.对联六相-五对一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内容相关 。
(前五为对 , 最后一个为联 。
)二、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是写岳阳楼的对联 , 上联是登临极目远眺所见之景“衔远山 , 吞长江 , 浩浩汤汤 , 横无际涯 , 朝晖夕阴 , 气象万千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下联化用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 , 后天下之乐而乐” 。
)三、马蹄韵:特点是平平仄仄两两交替1:一言句:水(仄)山(平)2:二言句:碧水(仄仄)青山(平平)明月(平仄)暮风(仄平)3:三言句:诗一首(平仄仄)酒三杯(仄平平)芦如雪(平平仄)瀑带寒(仄仄平)4:四言句:春来一处(平平仄仄)冷退三山(仄仄平平)剑锋积锈(仄平平仄)书架落尘(平仄仄平)注:“积”在此处视为今音 。
5:五言句:极浦停舟处(仄仄平平仄)江南落絮时(平平仄仄平)镜台依竹牖(仄平平仄仄)茶社就春泥(平仄仄平平)6:六言句古道西风瘦马(仄仄平平仄仄)枯藤老树昏鸦(平平仄仄平平)注:这是从马致远的天净沙中摘出来的句子遥看那轮明月(平仄仄平平仄)已回千里故乡(仄平平仄仄平)注:此句为转句7:七言句三春水色垂杨里(平平仄仄平平仄)四面城池落照间(仄仄平平仄仄平)疏雨晚敲枯叶响(平仄仄平平仄仄)细风凉抱乱蝉鸣(仄平平仄仄平平)八言句以上就是个拆分整合的复句而已 , 不再举例 。
四、1.数字中除三、千外都是仄 。
2.古入声字:第三大点中四言里的“积” , 五言里的“极”、“竹” 。
...
如何赏析诗句

【诗词语法讲座】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鉴赏诗歌的形象就是通过分析诗歌意象的个性特征 , 感悟其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社会意义 。
A、注意意象的色彩(字面和暗示) 。
色彩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 。
B、通过动静结合 , 相互映衬的手法开拓诗境 , 传达情感 。
如:“人闲桂花落 , 夜静春山空 。
月出惊山鸟 , 时鸣春涧中 。
”(王维《鸟鸣涧》) , 诗中“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景物 , 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 , 又突出显示了“春涧” 的幽静 。
C、诗歌的形象有时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心理特点等各方面发生联系 , 被赋予某种特殊意义 。
分析诗歌形象应注意景和情、物与 情;景和人 , 物与人之间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