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语法讲座( 五 )


【江枫渔火对愁眠】作业帮语法规则往往因文体而异 , 诗词语法程度远不如散文严格 , 因而不能用散文语法来规范诗词.对张继《枫桥夜泊》“江枫渔火对愁眠”一句 , 根据《全唐诗》中的“愁眠”用例以及诗歌用语的特点 , 并非只可解读为“江枫渔火对着愁眠的人” , 还可作两种解释:对着江枫渔火怀着愁绪而眠;愁人对着江枫渔火而眠.
如何辨析诗词意象,把握诗词意境?具体而言 , 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1.抓景物特点 , 探知诗人的感情 。
看画面形、色、动、静 , 由形象画面的色调 , 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 。
读一首诗 , 首先看它描写了什么形象 , 它呈现一种怎样的色调 , 并由此推及其内在情感 。
一般而言 , 作品所描绘的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色调的 , 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高昂乐观的;反之 , 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阴暗、凄冷和低沉色调的 , 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的 。
2.析意境 , 探知诗人的感情 。
在意境的创设上 , 画面或雄浑壮丽 , 如“大漠孤烟直 , 长河落日圆”;或幽清明净 , 如“明月松间照 , 清泉石上流”;或沉郁孤愁 , 如“野旷天底树 , 江清月近人”;或和谐静谧 , 如“渡头余落日 , 墟里上孤烟”;或开阔苍凉 , 如“千嶂里 , 长烟落日孤城闭”;或高远辽阔 , 如“落霞与孤鹜齐飞 , 秋水共长天一色” 。
3.透过表面意义 , 挖掘深层含义古代诗词常是感情深沉 , 含蓄不露 , 富有哲理 , 在表面意义之下 , 还可以挖掘到其深层含义 , 这正是作者要表达的主题 。
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从字面是看是写一段行程 , 水流急 , 船行快 , 实质是写心情的轻松和愉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