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家园作文( 六 )


再次,感悟诗词情感意蕴,吟诵使之融为素质 。
在完成了上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后,还要“感其然,悟其所以然”,深入到对作品“情”的感受和“蕴”的感悟中,由学习知识进化到培养素质 。
那么怎样才能感受其“情”、感悟其“蕴”呢?方法只有一个:读→ 朗读 → 朗诵 → 吟诵 。
一定要出声地读,而且由一般的“读”逐渐进入到“吟诵” 。
这样才能感受到作品中那犹如人体内流淌着的血液一样的“情”,感悟到如人的灵魂般的“蕴” 。
在经常地、多篇目地、反复吟诵“唐诗宋词”的过程中,陶冶了情操,也培养了素质 。
久而久之,你就会觉得自己真的“雅”了点,“和”了点,“儒”了些 。
随着“唐诗宋词”的感受、感染、感悟及民族情感蕴蓄的加深,儒商的部分文化素质,特别是更高层次的民族情感素质就渐渐地培养出来了 。
随之而来的是,所培养出来的儒商文化素质将释放为我们前面所提及的能量,获得意想不到的人文效应和经济效益 。
尤其是具有民族情感、爱国情感的儒商,更会在获得成功快乐的同时,享受着身为华夏子孙为国献力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愉悦和幸福,那是生命的最高意义和价值!
作文中可以用到的古诗词名句集锦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诗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诗经·小雅·采薇)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
(诗经·王风·黍离)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诗经·卫风·淇奥) 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
(诗经·王风·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
(诗经·郑风·子衿) 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诗经·秦风·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
(诗经·卫风·硕人)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
(诗经·卫风·硕人) 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
(诗经·鄘风·相鼠)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
(诗经·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诗经·小雅·车辖)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
(诗经·小雅) 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
(诗经·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诗经·小雅·鹤鸣) 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
(诗经·大雅·荡) 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
(诗经·大雅·抑) 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
(尚书) 19、满招损,谦受益 。
(尚书·大禹谟)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
(国语·周语) 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
(国语) 22、多行不义必自毙 。
(左传) 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
(左传) 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
(左传) 25、欲加之罪,何患辞 。
(左传) 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
(左传) 2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
(左传) 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
(左传) 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
(左传) 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
(左传) 31、曲则全,枉则直 。
(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
(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
(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
(老子) 35、将欲取之,必先之 。
(老子) 3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
(老子)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
(老子) 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
(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
(老子)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老子) 41、言必信,行必果 。
(论语·子路) 42、既来之,则安之 。
(论语·季氏) 43、朝闻道,夕死可矣 。
(论语·里仁) 44、是可忍,孰不可忍 。
(论语·八佾) 4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
(论语·述而) 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论语·公冶长) 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论语·颜渊) 4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
(论语·子罕) 4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论语·述而) 5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论语·卫灵公) 5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
(论语·学而) 5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论语·卫灵公) 53、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
(论语·微子) 5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论语·述而) 5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