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方山的诗词( 三 )


苏轼发现《庄子》正好说出了自己心中所想的 , 这是非常奇妙的 。
苏轼自幼就像佛家所讲的有慧根 , 像道学家所说的有感悟 。
苏轼在幼小读书时就能把儒道两家的最美好的品格和修养融合到自己的修养之中 , 这是苏轼成才的一个重要因素 。
他对于自己的苦难挫折采取超然旷达的态度处理 , 正如他自己所言:“进退得丧 , 齐齐久矣 , 皆不足道 。
”而对于国家、人民的忠爱之心 , 则是始终执著 , 没有改变的 。
所以只要回到朝廷去 , 他应该说什么正直的话 , 还照样说 。
经过多少危苦患难 , 仍然是那样忠直 。
苦难铸就了苏轼伟大的人格 。
三、艺术成就苏轼一生经历坎坷 , 但在艺术的道路上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
二十一岁中进士 , 之后仕途多难 , 走过了一条曲折艰险的人生道路 , 苏轼历尽苦难 , 终于成为一代文豪 。
元丰末年 , 苏轼时来运转 , 甚至有过“未周岁而阅三宦”的殊遇 。
“人在玉堂深处”时 , 却怀念黄州东坡雪堂“手种堂前桃李 , 无限绿阴青子”;他告诫自己说:“居士 , 居士 , 莫忘小桥流水” 。
他升为翰林学士时曾作《八声甘州·寄参廖子》词 , 表白自己:“谁似东坡老 , 白首忘机 。
”苏轼这种淡泊名利的品格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 , 苏轼尽管有失望 , 有牢骚 , 有悲愤 , 却始终在追求着人生的价值和自我的价值 。
这都取决于他那高尚正...
专写讽刺诗的诗人 。
古代的 。
要举出诗句的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白居易等等 。
唐代诗圣李白是写讽刺诗的高手 , 仙风道骨 , 不同凡响 。
《嘲鲁儒》:“鲁叟谈五经 , 白发死章句 。
问以经济策 , 茫如坠烟雾 。
足道上远游履 , 首戴方山巾 。
缓步从直道 , 未行先起尘 。
秦家丞相府 , 不重褒衣人 。
君非叔孙通 , 与我本殊伦 , 时事且未达 , 归耕汶水滨 。
”死读书 , 读书死 , 活灵活现 , 跃然纸上 。
杜甫《绝句》:“殿前兵马虽骁雄 , 纵暴略与羌浑同 。
闻道杀人汉水上 , 妇女多在官军中 。
”诗句简炼 , 讽刺辛辣 。
白居易讽刺诗《红线毯》:“红线毯 , 择茧缲丝浅水煮 , 拣线红蓝染;染为红线红天花 , 织作披香上毯 。
披香殿广十丈余 , 红线织成可殿铺 。
彩线茸茸香拂拂 , 线软花虚不用物 。
美人踏上歌舞时 , 罗袜绣鞋随步没 。
太原毯涩毳缕硬 , 蜀都褥薄锦花冷 。
不如此毯温且柔 , 年年十月来宣州 , 宣州太守加样织 , 自谓为臣能竭力 。
百夫同担进宫中 , 线厚丝多卷不得 。
宣州太守知不知?一丈毯 , 千两丝 。
地不知寒人要暖 , 少夺人衣作地衣!”一边是天不知寒人要暖 , 一边是强夺人衣作地衣 , 讽刺意味 , 尽在不言之中 。
宋代苏轼性导诙谐 , 喜笑谈 , 其讽刺诗也意在言外 , 《洗儿》:“人皆养了望聪明 , 我被聪明误一生 。
惟愿孩儿愚且鲁 , 无灾无难到公卿”...
描写雨后春天的古诗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 , 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 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 , 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 , 花重锦官城.”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时节 , 也是十分需要雨水滋润的时节.但春雨贵如油 , 春天下雨 , 岂不是“好雨”?!一个“好”字 , 把作者的见春飘然而下的喜悦心情表现得颇为充分.三、四句言春雨伴随着微风夜来 , 悄无声息地滋润万物 , 写春雨的作用 , 笔墨细腻.末两句写清晨看锦城成都的花在春雨的滋润下 , 红润一片 , 花因饱含雨水而重、而浓 , 写的情深意切.全诗通篇无一“喜”字 , 但喜悦之情却溢于言表. 韩愈《初春小雨》:“天街小雨润如酥 , 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 , 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人以饱满的激情盛赞小雨 , 于小中见大 , 于景中寓理寓情.的“小雨“比喻为酥酒之初熟 , 味甘滑、润泽 , 连小草也沾上了雨露 , 细雨中草色微绿 , 近看不觉而远视泛青.最后归结为”一年春好处“ , 连帝王宫苑的景色也比不过了.初春的景色被描绘的细腻真切. 曾几《苏秀道中 , 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 , 秋苗以苏 , 喜而有作》:“一夕骄阳转作霖 , 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 , 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应秀色 , 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 , 何况田间望岁心.”久旱遇雨 , 欣喜若狂 , 连衣服、床铺湿了也顾不得 , 表达了诗人的喜雨之情和对民生的关注. 苏轼《有美堂暴雨》:“游人脚底一声雷 , 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 , 浙东飞雨过江来.十分潋滟金尊凸 , 千杖敲羯鼓催.唤起谪仙泉洒面 , 倒倾鲛室泻琼瑰.”全诗生动地写出了暴风骤雨来临前后的景象:雷声轰鸣 , 乌云密布 , 黑风从天外刮来 , 大海为之竖立 , 足见其凶猛;大雨随风飞腾 , 由浙东横过大江 , 足见其急骤.湖海水涨 , 雷声铿锵 , 诗人的才思也在暴风雨的催促下迸发出来. 秦观《春日》:“一夕轻雷落万丝 , 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 , 无力蔷薇卧晓枝.”写轻雷响过 , 春雨淅沥而下.雨后初晴 , 阳光好象在刚刚被雨洗过的碧瓦间浮动.春雨过后 , 芍药含泪 , 情意脉脉;蔷薇横卧 , 娇态可掬.虽主要写雨后的景致 , 却透露出对春雨滋润之功的称颂. 除了专门写雨的诗文以外 , 古人的其它诗作中多有描写雨及雨中景物的句子: “腾云似涌烟 , 密雨如散丝.”(晋?张协《杂诗十首》)形容雨如散落的丝线一般密集. “残虹收度雨 , 缺岸上新流.”(《南朝陈?张正见《后湖泛舟》》写夏日骤雨初停 , 断虹出现在天边 , 上涨的湖水从缺口流出 , 形成一股新的水流. “沾衣欲湿桃花雨 , 吹面不寒杨柳风.”(唐?僧志南《绝句》)杏花绽开时节的细雨 , 亲切地将要打湿衣服;扬着柳枝的微风拂面 , 令人感到暖和香甜 , 诗人即景寓情 , 给人以禅的意境. “微雨池塘见 , 好风襟袖知”(唐?杜枚《秋思》)微雨飘洒 , 笼罩在雨中的池塘意境横生;好风吹来 , 襟袖都生温馨之意. “雨急山溪涨 , 云迷岭树低.”(唐?戴叔伦《宿灵岩寺》)描写了诗人在灵岩寺(坐落于济南市郊长清县方山之阳泰山西北麓)山道上所见的雨中山间景色. “细雨湿衣看不见 , 闲花落地听无声.”(唐?刘长卿《别严士元》)细雨湿衣 , 不显其形;闲花落地 , 不闻其声 , 可谓描写入微. “细雨鱼儿出 , 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水槛遣心二首》之一)唯“细雨” , 鱼方上浮 , 若大雨则伏而不出;唯“微风” , 燕子方斜 , 若大风亦伏而不翔.对微风细雨中的景物体察入微 , 描绘的情趣盎然. “涧底松摇千尺雨 , 庭中竹撼一窗秋.”(唐?杜荀鹤《夏日留题张山人林亭》)以飒飒的雨声比喻高松摇晃之声 , 使得景物饶有意趣. “柳枝经雨重 , 松色带烟深.”(唐?张谓《郡南亭子宴》)柳枝带雨 , 枝叶增重 , 烟雨之中 , 松色深重. “春潮带雨晚来急 , 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春潮怒涨 , 暮雨急骤 , 行人断踪 , 野渡舟横 , 动静相映 , 更显出野渡的清幽. “黄梅时节家家雨 , 青草池塘处处花.”(宋?赵师秀《有约》)描绘了江南黄梅天多雨、处处蛙鸣的乡村景致. “林外鸣鸠春雨歇 , 屋头初日杏花繁.”(宋?欧阳修《田家》)远处鸠声悦耳 , 近处杏花映日 , 动静相宜 , 声色互衬 , 展现出江南农家雨后新晴的明媚春光. “土膏欲动雨频催 , 万草千花一饷开.”(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之一)春风春雨 , 滋润大地 , 草木萌发 , 百花开放 , 织成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 “黑云翻墨未遮山 , 白雨跳珠乱入船”(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写乌云翻滚如墨 , 夏日的阵雨云尚未来得及把山遮住 , 但如跳动的珍珠般的雨点也扑天盖地地打向了船舱.“风如拔山努 , 雨如决河倾.”(宋?陆游《大风雨中作》)写出了风狂雨猛的态势. “雷声千嶂落 , 雨色万峰来.”(明?李攀龙《广阳山道中》)雷声轰鸣 , 如千座高峰倒塌;暴雨倾注 , 烟云滚滚 , 似万座山峰迎面扑来 , 写出了大雷雨的气势. “一雁下投天尽处 , 万山浮动雨来初.”(清?查慎行《登宝婺楼》)上句写暴雨来临 , 大雁疾飞避雨;下句写暴雨来势迅猛 , 万山似在雨中浮动. 另外 , 借雨起兴抒情的诗也不少.如:“风雨如晦 , 鸡鸣不已.”(《诗?郑风?风雨》)原是写风雨交加、天色昏暗、群鸡乱叫的情景 , 现用以喻指政治昏暗、人民渴望社会清明的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