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明月古诗词( 五 )


起舞弄清影 ,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 低绮户 , 照无眠 。
不应有恨 ,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 月有阴晴圆缺 , 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 , 天涯共此时 。
情人怨遥夜 , 竟夕起相思 。
灭烛怜光满 , 披衣觉露滋 。
不堪盈手赠 , 还寝梦佳期 。
还有就是李白的 静夜思 举头望明月 , 低头思故乡. 和他的月下独酌 队影成三人 杜甫的 月时故乡明 回答者:最初梦想会实现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3-5 15:30 -------------------------------------------------------------------------------- 举头望明月 , 低头思故乡 。
回答者:来泽冰 - 魔法学徒 一级 3-5 15:37 -------------------------------------------------------------------------------- 月亮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 , 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 。
一般说来 , 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 , 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 , 低头思故乡 。
”这首诗表现了李白什么样的感情?思乡之情 。
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 , 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 。
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 , 月是故乡明 。
”露总是白的 , 但今夜更白 , 因为感受在今夜;月无处不明 , 但故乡更明 , 因为忆弟思家 。
诗人以幻作真 , 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思念 。
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 , 不知秋思落谁家 。
”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 , 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 。
另外还有“海上升明月 , 天涯共此时”(唐人张九龄《望月怀远》)、“欲问吴江别来意 , 青山明月梦中看”(唐人王昌龄《李昌曹宅夜饮》)等诗句 , 大体上也是这样的感情 。
其实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有关月亮的数据数不胜数 。
以下的供你参考: 月出皎兮 , 佼人僚兮(《诗经·陈风·月出》) 海上生明月 , 天涯共此时 。
情人怨遥夜 , 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床前明月光 , 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 , 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人生代代无穷已 , 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兔寒蟾冷桂花白 , 此夜姮娥应断肠(李商隐《月夕》) 中天悬明月 , 令严夜寂寥(〈后出塞五首〉其二) 暝色延山径 , 高斋次水门 。
薄云岩际宿 , 孤月浪中翻 。
鹳鹤追飞静 , 豺狼得食喧 。
不眠忧战伐 , 无力正乾坤 。
” ——(《宿江边阁》) 水静楼阴直 , 山昏塞月斜 。
夜来归鸟尽 , 啼...
描写月亮的古诗词(整首诗,带诗人和朝代)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 , 独酌无相亲 。
举杯邀明月 , 对影成三人 。
月既不解饮 , 影徒随我身 。
暂伴月将影 , 行乐须及春 。
我歌月徘徊 , 我舞影零乱 。
醒时同交欢 , 醉后各分散 。
永结无情游 , 相期邈云汉 。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 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 , 低头思故乡 。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 , 北斗阑干南斗斜 。
今夜偏知春气暖 , 虫声新透绿窗纱 。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 长河渐落晓星沉 。
嫦娥应悔偷灵药 , 碧海青天夜夜心 。
八月十五夜月 (唐 杜甫) 满月飞明镜 , 归心折大刀 。
转蓬行地远 , 攀桂仰天高 。
水路疑霜雪 , 林栖见羽毛 。
此时瞻白兔 , 直欲数秋毫 。
...
关于月亮的古诗词把酒问月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
人攀明月不可得 , 月行却与人相随 。
皎如飞镜临丹阙 。
绿烟灭尽清辉发 。
但见宵从海上来 , 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 , 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 , 今月曾经照古人 。
古人今人若流水 , 共看明月皆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