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7》教学反思( 二 )


当把所有的生字学完后 , 请出十个生字以各种方式去读 , 然后总结我们学习这些生字所用到的方法 , 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系统的识字方法 , 接下来开火车读字、读词、读句子导入到课文 。先让学生自读感悟这首儿歌的不同 , 当学生发现是拍手歌所以师生合作让学生初步感知韵律 , 然后让学生自拍自读 , 在快乐的读中感悟文章的内容 。
整节课可以说无论是从激趣的导入 , 再到图片的出示 , 再到去掉图片、拼音、词都是围绕一个主题就是利用多种形式循序渐进的认识生字从而达到流利的读文 。
本节课中 , 对拍手歌的指导朗读不到位 , 在平时教学中忽视了有感情读文的训练指导 。在指名读儿歌是 , 没能关注到全体学生 。这次讲课 , 我虽有不足 , 但也带给我很多思考和学习 , 让我受益匪浅 。

《识字7》教学反思


反思(一)
《识字7》是一组看图识字 , 就是利用图画帮助学生体会字义 , 在上这一课时 , 我首先让学生观察图中的亭子与“亭”字有什么相同之处 , 比比看 , 谁的眼睛亮?于是同学发现:“亭”字的点横像小亭子的尖顶 , 中间的的口字像亭子顶下的两根柱子 , 它的平宝盖像亭子的两翼 , 下面的丁字像亭子下的几根柱子 。瞧:同学观察得多仔细啊!一个“亭子”就这样被牢牢地记在心中了 。接着 , 我由扶到时放 , 让孩子们分组讨论一下其它四个字——图文对照 , 说说你们有什么发现?
最后通过小组上台汇报的方式展示自己的的学习所得 。他们知道了一个人站在亭子前不走了叫“停”;一个人在门里竖着耳朵听叫“闻”;“鸟”字和小鸟很像特别提出了“鸟”字的一点就像小鸟的眼睛 , 竖折折钩就像小鸟的背;而小鸟张开嘴巴在叫就是“鸣” , “鸣”就是叫的意思 , 因为鸟叫时要用口所以“鸣”要加个口字旁 。听了他们的汇报 , 我禁不住为这群孩子喝彩 , 他们的眼睛多亮啊!他们小小的大脑已经开始了探究、分析、判断 , 是多么的了不起啊!我想:把课堂还给孩子是最明智的做法 , 要相信每一个孩子 , 在他们幼小的心灵深处充满了智慧 , 就看老师会不会引导 , 能不能发掘 。
反思(二)
《识字7》第一部分是通过看图会意识字 , 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中 , 我逐个出示图片和生字 , 让学生图文结合来认字 , 随着一个个小人 , 一棵棵树木不断增加 , 学生的兴致也越来越浓厚 , 从他们的眼睛里我读出了汉字的无穷魅力 。这里书本只是一个引子 , 通过书本我们为孩子打开一扇窗 , 从而使孩子能乐于主动识字 。在教完书上的部分后 , 我又让孩子们做了一个“我会变”的游戏 。把“月”变成“朋” , 把“又”变成“双” , 把“口”变成“吕”和“品”;把“日”变成“昌”和“晶”……孩子们在游戏中快乐地识字 , 感受着祖国语言文字的神奇 。教材的第二部分是要让学生懂得团结力量大的道理 。“众人一条心 , 黄土变成金 。”“单丝不成线 , 独木不成林 。”这两句话较难理解 。我主要是通过故事、歌曲和联系生活 , 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 。《小蚂蚁搬青虫》这个故事生动有趣 , 学生一听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 《众人划桨开大船》和《团结就是力量》这两首歌节奏感强 , 很多孩子虽然不会唱 , 但情不自禁地跟着唱了起来 , 最后 , 我让学生说说什么时候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时 , 很多学生都打开了话匣子 。在此基础上 , 我还补充了一些成语和俗语 , 加强语言积累 , 巩固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