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7》教学反思( 三 )


反思(三)
《识字7》以韵文的形式 , 要求学生认识会意字“从、众、林、森” 。教学时 , 我先组织学生看插图 , 再让学生回到书本读读韵文 , 同桌交流发现了什么 。学生在读韵文、谈发现后 , 渐渐明白了构字的关系 , 很快记住了4个会意字 。为了激发学生的识字热情 , 感受造字的乐趣 , 我问学生还认识哪些“品”字形结构的字 , 学生们说出了“品”“晶”“磊”等字 , 从中感受到了识字的乐趣 , 同时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
引导学生懂得“团结力量大”的道理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中 , 我给学生生动地讲述了《蚂蚁搬青虫》的故事 , 同时又相机拓展了“齐心协力、风雨同舟、众志成城、团结一致”四个成语以及“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心齐 , 泰山移”“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等有关团结的谚语 , 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韵文的理解 , 也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 , 有效地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
反思(四)
本课中的生字 , 我让学生课前做好预习 , 认真观察字形 , 并按笔顺描红 。早晨 , 我让孩子们进行默写 。我发现:孩子们写“变”“丝”“黄”这几个字时 , 不注意细节 , 要么添加了一笔 , 要么漏写了一画 , 要么方向搞错 。这样课堂上教学生字的时候 , 更加得心应手 , 也更有针对性 。课堂上 , 我还适时的补充有关团结协作的成语和谚语 , 学生学得可有劲儿啦!再结合青海玉树受灾后 , 全国人们的爱心行动 , 让学生深切的感受团结的力量 , 让他们的内心有所震撼!也对“团结起来力量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体会 。
反思(五)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 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学时 , 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 坚持“先自学而后教”、“专教那些学生不会和相对薄弱”的原则 , 在识读部分采用整体感知 , 自读课文 , 自读生字 , 同座互读词 , 小组合作学习查字、词 , 自读、听读、练读、好朋友互读儿歌等形式 。在记字、写字部分采用小组讨论记字;自学笔顺图、自己描字、自己观察掌握如何把字写好看等过程 , 让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把有限的时间、精力用在“刀刃”上 , 只对难读准的字 , 加以示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