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7》教学反思( 五 )


三 。注重运用多种方法 , 引导学生理解字词 。
我通过让学生读文 , 找出课文中隐藏的5组对对子 。指导学生读好对子 , 利用读词语、读课文 , 对识字这一环节加以巩固 。在对课文内容的处理上 , 我本着以教师为主导 , 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 尊重学生独特的感悟与理解的同时利用各种形式让学生了解本文反义词的意思 。通过直观图片、拍摄相关录像创设情境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 更清楚地让学生理解这5组对子的含义 。同时 , 渗透了思想教育 , 教育大家都应“见贤思齐” 。比如从“是”与“非”的理解到合成一个词语“是非” , 结合“长短”一词深层意思的理解 , 积累成语“取人之长 , 补己之短”、“取长补短” 。相信经过这个延伸 , 他们肯定理解了“取人之长 , 补己之短 。”的意思 。又如 , 我在理解“虚心——骄傲”、“热情——冷淡”、“诚实——虚伪”这三组反义词时 , 能让孩子结合他们自身的生活实际来谈谈自己的理解 , 这样教育效果更好 , 给他们的印象也很深刻的 , 有助于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 。
当然 ,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在“拓展练习 , 升华情感”这个环节 , 我可以处理得更好一些 。如我可以利用填写含有反义词对子的名言警句这一形式来对本课内容加以拓展 , 以达到进一步升华情感 , 培养孩子好品质的目的 。
反思(七)
这是一篇典型的反义词的文章 ,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就接触了许多的反义词 , 所以在上这篇课文时 , 我以游戏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 采用大组合作、师生对读等方式 , 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了新的知识 , 在于教寓乐的过程中既复习了旧知又掌握了新知 。这篇课文的重点在于让学生会用反义词和掌握新字 , 我让班里在课堂上认的最快的学生当小老师 , 其余同学的积极性便很快被调动了 。
反思(八)
对于识字教学 , 我们不难发现 , 学生识记汉字的方法很多很多 , 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最习惯最喜欢的方法记忆汉字 , 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 使学生喜欢学习汉字 。大家都清楚 , 识字量大了 , 如何巩固是教学的难点 , 通过教学 , 我发现小学生对趣味识字这环节很感兴趣 。在游戏中 , 在玩中识字 , 让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通过“送生字宝宝回家——为生字宝宝找朋友——带生字宝宝出门——常回家看看”这几大环节的教学 , 学生在玩中巩固了本课中的生字词 , 而且 , 在不自觉中巩固了以前认识的字 , 效率极高 。